“妈妈,我想结婚”“妈妈,我可以成为马云吗?”“妈妈,我喜欢豪宅”……孩子虽然还小,我们却总是被他们各种奇葩问题和想法难住。当尚且年幼的孩子问这些不可思议的问题或倾诉秘密想法时,作为父母,究竟应该怎么应对?近日,记者采访了大学老师畅灵丽,她也是一名7岁女孩的妈妈,看看她是怎么应对这些问题的。
□文/图本报记者 尹晓玉
直接面对 和孩子探讨问题
畅灵丽是漯河医专的一名老师,她的女儿李婉宁今年7岁半,上小学二年级。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咨询的问题和思考的事情总是一再刷新她的“底线”。很多时候,她还没有任何心理准备,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就抛出了各种成人化的问题和想法。畅灵丽也在应对过程中,逐渐掌握了一定的招数。“总体来说,直接面对、顺势引导,比模糊逃避、善意欺骗更有力量。”畅灵丽说。
女儿进入小学后,畅灵丽明显感觉她成熟了很多。比如,女儿上一年级时,有一段时间对结婚这件事很感兴趣。她经常告诉妈妈自己有了“结婚对象”,并且她的“结婚对象”也经常变换。有时候是同桌,有时候是班级表现好的同学,还有时候是自己的玩伴。
“她感觉自己的‘结婚对象’有五六个,难以取舍,便来问我该选谁。我教她用排除法,自己喜欢但不太喜欢自己的去掉;只喜欢他的优点,其他方面了解不多的去掉。最终,她选出了一个‘结婚对象’,并高兴地告诉我将来要和他结婚。我顺势告诉她也不一定,以后会遇到更多更好的男生,标准也会调整,选谁长大之后才能确定,没想到她竟然天真地说要慢慢选。”畅灵丽说,和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探讨结婚问题,虽然听起来很搞笑,但她认为很多观念如果能从小渗透,也不见得是坏事。而且,自从女儿知道了用排除法,生活中,很多难以取舍的事情,她都会用排除法选择。比如,她想学的才艺有很多,但时间和精力有限,最终她自己选择了绘画、舞蹈、英语和乒乓球。
畅灵丽和女儿一起在风筝上作画。
2
名人榜样 用偶像事例激励孩子学习
因为畅灵丽经常在淘宝买玩具和衣服,女儿一直对淘宝充满好感,觉得通过淘宝能实现很多愿望。今年“双11”前后,李婉宁总是从身边大人那里听到马云的名字,知道了马云是淘宝的老板后,对马云异常崇拜。“突然有一天,她问我她能不能和马云结婚,我说不行,马云有爱人,结婚只能一夫一妻。她又问,我将来会成为像马云那样的人吗?我说如果你努力,就可以有机会成为那样的人。”畅灵丽说,她告诉女儿,马云可不是随便就成功的。然后,她把马云勤奋、坚持的故事讲给了女儿听。她经常在发现女儿有偶像时,借机给女儿讲这些名人的奋斗历程和他们身上具备的优秀品质,引导她学习。
“现在,她脑海里有了一个概念,那就是凡是优秀的人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最近,她不想再练乒乓球了,我就会告诉她,如果是马云或者是邓亚萍遇到这样的困难,肯定会选择再坚持一下,再努力一下。”畅灵丽说,这样女儿又重新燃起了斗志,也没再说过不想学了。
3
顺势引导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可能爱美是女孩的天性,最近,畅灵丽发现女儿十分关注衣着打扮,还经常想成为有钱人。“我一开始被她这种非常物质的价值观吓住了,后来仔细想想觉得也很正常。物质在外,容易看到,多少成年人都被吸引,更何况是孩子呢?正好可以趁她关注多加引导。”畅灵丽说,可能是女儿在电视里看到豪宅,总说非常喜欢豪宅,她就顺势引导,说豪宅自然不错,但只要全家人在一起,虽然不住豪宅,也是很幸福的。
在李婉宁总想穿华丽的公主裙时,畅灵丽并没有批评女儿的想法不对,而是告诉她,漂亮的服饰虽然光鲜亮丽,但好看的衣服往往穿着不太舒适,影响运动,小学生穿衣应该以舒适、健康为主。
“正确的金钱观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喜欢华服、豪宅并没有错,但要靠自己的努力争取,我希望她明白这样的道理。好像这些引导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最近她不太痴迷衣着打扮了。”畅灵丽说,对于一些很成人化的问题,和一些不太好意思面对的问题,她不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要求女儿不去想,既然是长大后必须会面对的问题,与其躲躲藏藏,不如直接让她明白,并告诉她什么是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