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副刊生活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8年12月6日 星期

乡里趣事


□杨新伟

寂静的冬夜,眼前浮现起熟悉的乡村情景:流淌的小河、笔直的杨树、弯曲的小道,那里有我淳朴的乡邻,耳边回响起他们爽朗的笑声,想起了曾经发生过的趣事。

闷葫芦

连卿大爷年轻时是干活的好手,力气大,点子多,人也长得高大魁梧、浓眉大眼,用现在的话说,帅哥一个,但这么好的条件,就是娶不来媳妇。原因是他是个典型的闷葫芦,整天没一句话说。碰见相亲的事,介绍人一走,留下两人单独相处,连卿大爷着急得抓耳挠腮,但就是说不出一句话,本来按照他的条件,女方一般都愿意,但女方也不好意思主动开口,两人就在那儿干耗着,等到最后,女方慢慢站起身走了,出来还问介绍人:“他是个哑巴?”介绍人忙说:“不是啊!他会说话。“那他怎么不吭声?”介绍人也纳闷,“这……”女方已经扬长而去。

因为不爱说话,连卿大爷到二十好几也没结婚,这在当时的农村,可是绝对的剩男,全村人都为他着急。有个婶子把本家的侄女介绍给他,并且向女方说明他的弱点。女方父母经过暗访,同意了这门亲事。当年端午节,连卿大爷到女方家走亲戚。当时正是麦收季节,连卿大爷到女方家以后,礼物一放,就到地里干活儿去了。到地里后,连卿大爷割麦、装车,又把麦车拉回家,件件都干得非常麻利,引来女方邻居的赞叹,直夸女方找到一个好女婿。女方父母自然是喜上眉梢,笑得合不拢嘴。

到家后,连卿大爷和岳父坐在堂屋歇息,岳母和媳妇在厨房做饭。两个男人在一起,连卿大爷把烟敬上,说了两句问候的话,就再也没话可讲。偏巧女方家要隆重招待,做饭需要很长时间。堂屋里只有翁婿两人,都是金口难开,屋内寂静无声。连卿大爷非常着急,天也热燥,一会就满头大汗。突然间,一只老鼠从面前跑过,连卿大爷脱口而出:“老鼠!”这边岳父拿起棍子就打,两人合伙打死了老鼠。

从此,老鼠这个词就和连卿大爷联系到一起,每当大家干活儿干累时,就把这件事拿出来说说,引来笑声一片。

提亲

红军大爷是大队干部,能说会道,热心助人,经常帮助村里人,威信很高。有一年,红钦叔要结婚,需要有人到女方家提亲。德昌爷想来想去,觉得红军大爷最合适,一来他是大队干部,有身份;二来他年龄五六十岁,也算长者。德昌爷就找到红军大爷,让他帮这个忙,红军大爷满口答应。

红军大爷有个嗜好——爱喝酒,一喝就醉,曾经因为喝醉酒误了很多事。德昌爷特地嘱咐他,这次主要是和女方定好结婚的日子,让双方都有个准备,这可是红钦一辈子的大事。记住,一定不要贪杯,把这事说好。红军大爷说,叔,你就放心吧,我知道哪轻哪重。

到了提亲这一天,红军大爷顶着寒风,骑了三十多里的自行车,才赶到女方家。到了女方家,中午摆酒款待,有人陪客。碰巧,陪客的也是一位大队干部,两人话越说越近,酒越喝越多。刚开始,红军大爷还有些节制,后来就放开大喝,把德昌爷的嘱咐抛到了九霄云外。两人的话没少说,可就是没确定结婚的日子,到最后,红军大爷又喝醉了,骑着自行车,摇摇晃晃,摸黑才赶到家里。

第二天一大早,德昌爷就找来了,询问事办得咋样。这时候,红军大爷的酒也醒了,才想起没有确定结婚的日子。可把德昌爷气坏了,把红军大爷训了一通,又特意找人跑了一趟。红军大爷羞愧难当,直骂自己昏了头。这件事在我们村成了笑谈,让红军大爷的脸红了很长一段时间。

看电影

四海是丰华哥家最大的男孩,小伙子二十四五岁,浑身是劲,干活上手,是家里的壮劳力。丰华哥家的活儿主要靠四海干,但四海有个习惯,爱睡懒觉,如果早上没人喊,能一直睡到上午十点,冬春农闲时节还可以,但到了农忙时节,就要误事。因为睡懒觉,丰华哥没少吵他,还曾经闹出一件让人忍俊不禁的事。

三夏时节,麦子割完了,在场里晾晒,大家忙着种秋季作物。四海给对门邻居家看门,一大早,丰华嫂就在院子外边喊:“四海、四海快起来,下地种玉米。”可是不管怎么喊,就是没回音。丰华哥也来了,本来想大骂一通,但强压怒火,喊了一声:“四海,快起来吧,白庄有电影,武打片。”谁知,这一声刚喊过,就听见屋门响,四海跑了出来,披着衣裳,脸也没洗,睡眼朦胧,到了大门口,急匆匆地问:“白庄哪有电影?”

丰华哥说:“傻孩子,现在是白天还是晚上,哪儿还有啥电影,快洗洗脸,和我一起下地干活吧!”四海才如梦方醒,乖乖跟着老爹下地干活去了。

原来四海有个爱好,喜欢看电影,只要听说哪有电影,不管路有多远,干活有多累,也要跑去看,丰华哥抓住了这一点,一句话就把四海喊醒了。

这些可爱的乡邻,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这些平常琐事,却是那么生动、有趣,或许这就是生活的真实吧!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