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8年12月12日 星期

改造背街小巷 提升居民幸福感

西大街背街小巷改造后,路面干净整洁。

□文/图 本报记者 潘丽亚 吴艳敏

“创文”开始以来,我市启动背街小巷提升改造工程,市民生活环境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近日,记者走访市区部分背街小巷,感受群众浓浓幸福感。

打造特色街道 居民住着舒心

走在市区东大街,干净整洁的环境让人心情愉悦。我市有很多类似东大街的老街巷,名字也很特别。现在这些有故事的街道,通过改造以后,环境好了,还有历史故事。

无论是充满现代气息的大楼商厦,还是飘着几丝古韵的市井小巷,改造后都那么干净、整洁。今年东大街、受降路、戏楼后街等背街小巷就开始整顿规划,路面变得宽敞整洁,墙壁上也悬挂着漯河的老照片等。

通过升级改造后,不少市民拍手叫好。杨阿姨说:“重新整顿后,路面焕然一新,心情也好了。现在路不拥挤了,干净整洁,看着也舒服。”

“现在的漯河人,讲文明、讲卫生慢慢地都成习惯,有时在街上看到个纸片都会不由自主地捡起来。”72岁的刘阿姨笑着说,“干净的老街道、小巷子越来越有文化的味道了!”

如今的东大街、戏楼后街、天桥街等一些古老的街巷已没有了往日的陈旧,取而代之的是古色韵味。但改变不了的是小巷里市井生活的人情冷暖,和在老街、旧巷、老树、旧屋下茶话闲聊、乘凉嬉笑的安逸。

家门口路面硬化 居民乐开花

12月10日上午,记者来到源汇区顺河街办事处泰中社区的小南街时,看到小南街的北头用防护网拦了起来,整个路面上覆盖了一层毛毡等物品。

“这是刚铺好的水泥路面,盖上防止被压坏。”住在小南街附近的居民刘女士对记者说,小南街是一条老巷子,里面还住着居民,大家出行都要经过小巷,现在路面修好了,大家为确保路面凝固好,专门在路口拉了防护网。

记者从泰中社区了解到,小南街是一条具有悠久历史的小巷,形成于清朝,因与南大街平行,又较南大街窄、短而得名。因为年久失修,近年来小南街一直坑洼不平,晴天的时候尘土飞扬,雨天的时候积水遍地,居民出行很不方便。

在今年的背街小巷提升改造工程中,小南街及附近小胡同被纳入了改造的范围,将小南街及附近的小胡同的路面全部进行了修整。12月10日上午,记者在小南街看到,虽然路面上的覆盖物还没有揭除,但行人走在上面已经无碍。感受着脚下平整的路面,小南街的居民们开心地笑了。“路修好了,以后雨天出门再也不怕有积水了。”居民刘女士说。

除了小南街的路面进行了提升改造,记者发现,小南街附近的各条小胡同都进行硬化,哪怕是只有1米宽的小胡同,都是路面平整,干净整洁,方便了附近居民的出行和生活。

全市共整改599条背街小巷

据了解,按照“创文”标准,全市599条背街小巷进行综合整治,包括道路、排水、路灯、绿化、环境卫生、建筑立面、街巷秩序、空中管线等方面,改造面积约40万平方米。结合老旧小区整治等工作,逐步改善群众生活环境质量,打造“环境优美、文明有序”的街区、街巷,提升城市发展品质。

在街巷改造时,对周边存在黄土裸露的区域,根据面积大小及时补栽补种,面积较大的可规划建设小游园、增配健身器具,确保改造后无黄土裸露。各区还选择一到两个街巷或居民小区作为绿化美化试点,进行立体绿化、垂直绿化,丰富园林绿化的空间结构层次,提升城市立体景观艺术效果。试点各具特色,注重选用经济适用的立体绿化形式,做到一街(区)一景、一街(区)一主题。因地制宜增设文化墙、宣传长廊或其他特色设施。

“背街小巷改造工程对老百姓来说是一件好事,出行方便了。目前已由中心城区已经完成599条背街小巷,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定会进一步增强,改善与发展民生实事、好事中不断得以彰显。”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