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羽绒服从几百元到几千元,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呢?该如何挑选呢?
1.暖不暖,看蓬松度
在挑选羽绒服的时候,蓬松度非常重要。蓬松度指的是100克羽绒能蓬到多大,在衣服的材质标上一般会写明700FP,800FP,这个数字就是蓬松度。
因为羽绒服的保暖主要靠的是空气,而蓬松度越高,能保存的空气就越多,保暖性也就越好。
一般来说,日常羽绒服的话在450~500之间就足够了,户外滑雪、溜冰的话需要蓬松度在650以上。
2.轻不轻,看充绒量
这其实有个误区,很多人以为羽绒服充绒量越高就越保暖。其实保暖主要看蓬松度,充绒量多但蓬松度不高的话也不见得有多保暖,但一定很笨重,像条大被子。
而我们日常挑选羽绒服的时候,很重要的另一个要求就是要轻便,也就是充绒量不需要太高。但要想羽绒服轻便又保暖,就要看里面充的是什么绒。
羽绒服里的绒主要是鸭绒和鹅绒,在颜色上也有灰色和白色的区分。一般来说白色因为品质比较难控制,所以比灰色绒珍贵,但在保暖性上没有特别大的差异。
鹅体型更大,羽毛的绒朵更大、更蓬松,做出来的羽绒服能做到轻便又保暖。而且鹅是食草动物,所以鹅绒不像鸭绒容易有味道。如果对气味比较敏感的话,最好选鹅绒。
总结一下就是,日常想要轻便又保暖的话,最好选择蓬松度高但充绒量不高的鹅绒羽绒服。
如果充绒量很高,达到300克以上的话,就是适合去零下20度以下极寒地区的专业羽绒服了,在日常生活中会太过笨重,没必要选择。
3.掉不掉毛,看含绒量
含绒量指的是羽绒占全部填充物的百分比。如果一件羽绒服的含绒量是90%,意思是羽绒占到填充物的90%,剩下10%是羽毛。国家规定羽绒服的含绒量必须超过50%,总之含绒量是越高越好。
而说到羽绒服,一个让人头大的问题就是钻绒,也就是掉毛。羽绒服钻绒其实是很难完全避免的,但如果含绒量高的话,掉毛问题就能相对减少。
因为会钻出来的毛都不是大绒朵,而是头颈毛、未成熟毛、尖羽根羽毛、纤羽以及绒丝、羽丝绒等。含绒量高、用料好就相对不容易掉毛。
当然,钻绒还涉及内层面料的缝纫问题,针脚越细密就越不容易让毛毛掉出来。
4.防不防水,看面料
了解了含绒量、充绒量和蓬松度,要挑到一款温暖的羽绒服其实已经完全没问题了。但有些羽绒服为了进一步提高实用性,还会采用防水面料,这样下雨天忘了带伞也不怕。据时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