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时评/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9年1月10日 星期

“天价掏耳费”需要一个明确说法


□陈广江

近日,民营医院福州鼓楼医院被指收近1700元天价掏耳费一事,引发关注。患者称,在接受掏耳前未告知治疗费用,刷医保卡后,才得知具体扣费金额。1月7日,医院回应称,项目收费合规合理,“主要用于微波和半导体红光物理消炎”。记者查询发现,这家医院曾5次遭行政处罚。(据《新京报》)

从报道看,此事疑点不少。一是患者称,治疗时未告知费用,刷医保卡后才知金额,有误导、欺诈之嫌;二是“微波和半导体红光物理消炎”的说法未得到业内认可,当地一公立医院专家直言此方法为民营医院特有;三是价格虚高,在公立医院此类“掏耳朵”仅百余元,而且福州鼓楼医院客服也明确表示掏耳朵费用200元左右;四是收费单显示,“其他医疗费720元,治疗费689元”,但两项收费均未标明具体项目……

一方面,事件本身疑点重重;另一方面,这家医院曾存在被多次处罚的“劣迹”。如此一来,院方“费用合规合理”的说法更显得苍白,而过度医疗、欺诈医疗的嫌疑更加凸显。更可怕的是,这种乱收费行为与“术中加价”等赤裸裸的宰客方式不同,其手法更娴熟、更隐蔽。

事实上,类似事件非个案,在网上搜索关键字“天价掏耳费”不难发现,掏耳费数百元、上千元的现象在不少地方发生过,甚至还催生了掏耳屎保健新型骗局。在正规医院几十元、顶多百余元就能解决的问题,一些民营医院竟收费过千元甚至数千元,难怪有网友调侃说,“掏的不是耳屎,是黄金”。

“天价掏耳费”事件不禁让人联想到最近震惊全国的权健风波,某公众号一篇文章能扳倒“百亿保健帝国”,原因无非是印证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对某些民营医院来说,道理亦然——要想发展壮大、行稳致远,就必须恪守底线,对公众健康负责,否则早晚会出大事。

具体到本次事件,涉事医院的自说自话已经没有任何说服力,当地卫生部门应介入彻查,给出权威的裁决。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