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朱 红
见习记者 党梦琦
实 习 生 王中杰
在召陵区召陵镇林庄村,一说起侯拴人们就竖起大拇指:“精心照顾瘫痪的丈夫林付喜13年,真是个好媳妇。”
突发脑梗 生活不能自理
1月16日,记者来到侯拴家,见清瘦的侯拴穿着棉睡衣,手中端着黄色的铁碗,正在喂林付喜喝稀饭。每喂两三口,侯拴就拿起小毛巾,擦干净丈夫的嘴角。
林付喜72岁。2006年4月,身板硬朗的他突发脑梗,经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但瘫痪了,手脚不便,生活无法自理。从那以后,侯拴就成了丈夫的“专职保姆”,每天守在丈夫身边,照顾他的吃喝拉撒。
“他生病之后吃饭要喂,翻身也要人帮忙。不能长时间离开他,一会儿看不见人,他就会叫你。”侯拴说。
尽心竭力 照顾丈夫13年
13年来,侯拴每天早早起床,先将饭做好,然后给丈夫收拾大小便、穿衣、梳洗,将丈夫从床上挪到轮椅上,然后一口一口地喂他吃饭。
为了照顾丈夫,这么多年来,侯拴很少出门。“有时候趁他睡着,我会出门跟邻居说说话,但不超过半小时就赶紧回家:我怕他醒了有事,找不着人着急。”侯拴说。
丈夫瘫痪在床,经常大小便失禁,侯拴从不嫌脏,总是耐心地为丈夫擦洗身子后,换上干净的衣服。“专门给他做了七八个小被子。褥子上铺一个小被子,上边再铺床单。即使这样,有时候天不好也晾不及。”侯拴说。
天气晴好的时候,侯拴会推着林付喜出门转转、晒晒太阳。侯拴怕丈夫长期坐卧生褥疮,每隔几个小时就帮他翻一下身。“他现在比年轻时候瘦了点,但每次帮他翻身或者往轮椅上挪还是很吃力,有时候我实在弄不动了,就找人帮忙。”侯拴说。
夫妻就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侯拴告诉记者,丈夫现在多少有点糊涂。大声喊了她之后,等她到他跟前了又说没有叫她。每当这个时候,侯拴虽然感觉委屈,但是也理解丈夫:他离不开她,所以才会下意识地叫她。某个时刻,快撑不下去的时候,她就独自一人躲起来悄悄抹眼泪。等哭够了,她又像没事人一样继续做家务、照顾丈夫。
“我做的是一个妻子应该做的事情。结了婚,就定下了一辈子。大难临头各自飞,那算什么夫妻。”侯拴说。
丈夫瘫痪了13年,侯拴精心照顾了13年。如今,72岁的侯拴,身体状况也不如从前。但她说:“只要我还能动,就一定要把他伺候好。夫妻就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对于妻子,林付喜说:“好媳妇,没话说。”他的眼神里,满是对妻子的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