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刘亚杰
随着各大高校陆续放假,很多大学生返回漯河。寒假虽短,但有不少大学生趁这个时候走向社会岗位,体验生活。家住市区黄河广场附近的李星,在郑州上大四,刚参加完考研笔试的她趁寒假打起了零工。1月20日,记者在森林半岛小区附近的一家水果超市,见到了李星。
第一次体验销售工作
问及为什么打寒假工,李星告诉记者:“我去年12月参加考研笔试后就在家一直待着,觉得没什么意思。很多地方都不要短期的寒假工,这个工作我是很不容易才找到的。春节期间水果供应较多,面试完我就来上班了。”
李星告诉记者:“目前我主要的工作就是摆放水果,向顾客介绍有什么样的优惠等等。我是第一次做销售工作,早上点要到店里,下午5点下班,中午有一个小时休息时间。因为离家近,我还能回家吃饭,总体来说感觉还不错,也学到了很多知识。比如水果摆放的顺序,哪些水果放在上面,哪些放在下面,苹果比较饱满的那面朝上等等,每一份工作想要做好都不是凭空的,虽然一天工资只有60块钱,但这也是一种价值的转化。”
李星说,她很多同学都在做寒假工,有的在超市做收银员,有的在辅导机构当咨询老师。
社会实践让她收获多
李星学的是地理专业,这次做寒假工也是她第一次做销售工作,在此之前,她也会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机会。
“大一的时候我选择去支教,大概半个月,当时是在郑州周边的一所小学。那次的社会实践经历让我收获很多,在那里我们要自己做饭,自己洗衣服。在这之前我不会包饺子,在家的时候也没让做过太多家务,真是什么都不会,那次支教收获最大的就是让我学会了一些生活技能。”李星告诉记者。
按照水果店的规定,李星要一直干到过完年初七才能结束,只有大年初一一天休息,对于这样的挑战,李星也是没有经历过。
“在这干得还行,就是没有经历过过年的时候也要上班,这对于我也是一个考验,不过也没什么,我相信自己会坚持到底,接下来我想学一些销售经验,能更好地把这份工作干好。”李星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