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陶小敏
春节马上到来,火车站、汽车站人流量大了,来来往往的旅客几乎都带着大包小包。他们的行李箱中都装了些什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1月27日,记者来到漯河西站进行探访。
行李箱装得满当当
1月27日,67岁的市民王建设拎着一个大纸箱子和一个拉杆箱来到漯河西站,他的箱子里装了不少“宝贝”。“17斤排骨、一条鱼、一大兜馒头、两斤果子,还有给孙子的礼物。”王建设告诉记者,他儿子在西安工作并安家,今年春节不回来,所以他决定到西安过年。“那里的东西贵,家里的便宜,就从家带过去点。明天是孙子生日,我还给他买了个玩具汽车。”王建设一脸笑意地说,尽管东西有些沉,但一下火车,儿子就会开车接他,也不麻烦。
张洁和徐国夫妇是安徽界首人,老两口此次从漯河坐高铁往深圳去找女儿过年。“她工作太忙,过年就放几天假,我们找她去。”徐国笑着说,他和老伴随身带着的两个大行李箱里装的几乎全是吃的。除了牛肉、熏鸡、羊肉,他们还带了排骨、做好的饺子馅、炸好的鱼等。“一家人在一起团聚就是过年!”张洁说,他们此前也去深圳过过年,那里的天气比家里暖和。
旅客刘曙光带着一大袋粉条。他在郑州工作,是一名高级工程师,前几天去舞阳县一个企业做技术指导,回家前一位老乡送给他一袋自家做的粉条。“这也算年货,粉条是纯红薯粉做的,特别好!”刘曙光说。
旅客梁颖君在平顶山定居,她准备带着女儿和儿子回广州老家过年。她带的东西并不多,倒是两个孩子向记者展示起来带的东西:寒假作业、望远镜、魔方、水杯……行李箱中塞满了他们的各种“宝贝”。
满是对家人浓浓的爱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在旅客的行李箱中,很多都是给家人准备的过年礼物。
市民李先生带了两个大纸箱,背了一个背包,还拉了一个拉杆箱。他告诉记者,他家人几乎都在广州,只有他在漯河工作,他这次是去广州过年。行李箱里装满了各种特产,有粉条、肉、烧饼、胡辣汤料、火腿肠、香油等。“要吃还是家乡味,他们都等着我带家乡美味过去呢!”李先生说。
市民徐先生和家人则带了两壶自酿的葡萄酒、卤好的牛肉、两壶香油,还有给老人准备的衣服。“这都是自己在家做的,外面买不来。”徐先生说,他们是往北京与家人一起在那里过年。
漯河西站安检站队长杨迪告诉记者,春运路上,乘客带的行李都很多,大都是土特产等年货。“这些行李箱中,装满了对家人浓浓的爱。如果有旅客带东西多,我们会主动提供帮助的。”杨迪也提醒说,有异味的东西不能通过安检带进车厢,要包装完好不影响他人。她注意到有些旅客带的有酒,根据规定,散酒不允许带,整箱白酒50度以下的可以带6斤,50度以上的可以带两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