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义街东侧多为住户,西侧住户不多,还有一面长长的围墙。
→忠义街路名牌。
□文/图 本报记者 李林润
提起“忠义”二字,不少人会想到关羽、岳飞等英雄。在我市有这么一条小街,它叫忠义街,这条街的街名与岳飞的故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旧时店铺无踪影
1月27日上午,记者在黄河西路与巴山路交叉口向西行走了300米左右,在黄河西路北侧,找到了这条忠义街。
随后,记者沿着忠义街由南向北行走。只见忠义街东侧多为住户,西侧的住户不多,还有一面长长的围墙,这条街两侧住户的门前还挂着忠义街的路名牌。小街相对较为宽敞,有车辆不时从街内驶出。记者注意到,小街东侧的部分围墙已经风化严重,仿佛在向路过的市民诉说着小街的变迁与故事。
忠义街不长,没多久记者就走到了尽头。道路北侧与观前北街相连,再向北走则有一个半圆形小拱门,但该拱门已经被石砖遮挡,只留下半圆形的痕迹。据附近居民介绍,这条街道两旁曾经多为铁匠和鞭炮店铺,但现在这些店铺早已没了踪影。
为纪念岳飞而更名
“一开始这条街叫火炬巷,就是因为这条街两边有比较多的铁匠店和鞭炮店。”家住忠义街的居民赵先生告诉记者,后来为了纪念岳飞,就改名为忠义街了。
随后,记者在这条街北侧尽头看到一处类似于拱门的地方。“这里曾经是岳武穆祠的门,后来废弃了。之所以叫忠义街,一方面是为了纪念岳飞,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座岳武穆祠。”赵先生告诉记者,关于这座岳武穆祠,有本叫《郾城县记》的书里,有详细的记载。“我以前看过那本书,现在记不太清楚。关于这座岳武穆祠是什么时候修建的,里面是怎么布置的,后来又怎么维修的,书里都有着详细的记载。”
他告诉记者,后来这座岳武穆祠堂在民国期间被毁坏。“我小时候听老人说,这条街南口还有一座全木结构跨街牌坊。”赵先生告诉记者,当时那座牌坊上写着“忠义坊”三个大字,后来这座牌坊也被毁掉了,当时那座牌坊是进出岳飞庙的南大门,又叫精忠门。“应该是修建这座岳武穆祠的时候,这条街改名为忠义街。”赵先生说。
最后,记者从市民政局地名办获悉,在明清时期,该街道两旁多铁匠、鞭炮店铺,曾名火炬巷,后为纪念岳飞忠义报国之功德,改名为忠义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