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张晓甫
大棚里的香菇被采摘下来准备装箱,十几名村民在院子里热火朝天地包装香菇菌袋……去年8月以来,郾城区新店镇薛庄村依托专项扶贫资金建成了6座香菇大棚,现在大棚里的香菇已收获第二茬。1月28日,记者在薛庄村看到,香菇大棚已成村里的脱贫产业,贫困户依靠勤劳双手,找到生活希望。
去年建起6个香菇大棚
“这些香菇是去年在舞阳一个香菇基地引进的优良品种。”香菇大棚负责人薛力学正和几名村民在大棚里采摘香菇。他告诉记者,去年在有关部门和驻村第一书记郭红福的帮助下,薛庄村申请到20多万元的专项扶贫资金,建成了6个香菇大棚,每个大棚占地两亩左右。记者在大棚里看到,菌袋上长满香菇,有的已经可以采摘,有的刚“崭露头角”。“现在收获的是第二茬,今天摘了20多斤。”一名村民说。
“去年10月收获了第一茬香菇。”薛庄村支部书记薛大年告诉记者,大棚建成后,两个多月后就见到了成效。“农业专家定期来村里指导,这些香菇长势很好。”薛力学告诉记者,每个香菇菌袋能产1公斤左右的香菇,一个大棚里能放5000个菌袋,这样算下来一个香菇大棚就能收获5000多公斤香菇。
香菇大棚成村里脱贫产业
“这个产业项目真不错!大棚里有啥活了,俺们这些贫困户就来打工挣钱。”几名正在装菌袋的贫困户说。
“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可以优先来香菇大棚打工。”薛大年告诉记者,现在村里有十几户贫困户和脱贫户在香菇大棚打零工,每天能挣几十元工钱。此外,去年10月第一茬香菇卖完后,村里贫困户每户分到700元钱,脱贫户每户分到400元钱。
薛力学告诉记者,为了降低种植成本,他们今年准备自己培养菌苗,既可以满足自己的生产需要,还能为周边其他村提供菌种。
“现在香菇的批发价涨到每公斤16元,有些超市里卖到每公斤30元,过几天价格可能还要上涨。”薛大年说,现在薛庄村的香菇扶贫已成为当地的一个特色,越来越多的贫困户走上脱贫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