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于文博 张玲玲
他叫姚志宽,今年81岁;她叫赵自梅,今年84岁。两人自1961年结婚以来,已经携手走过58个年头。年轻时,尽管生活不易,但他们共同分担,始终相濡以沫。如今,赵自梅身体不好,姚志宽将其照顾得无微不至,两人每天形影不离,生活过得简单而幸福。2月1日,在市区黄河路东段香堤左岸小区,记者采访了他们。
一见钟情,携手到白头
在赵自梅家中,记者看到桌子、柜子上一尘不染,墙壁上挂着画,茶几上摆满了花卉,桌子上干果、茶水齐备,赵自梅和老伴姚志宽坐在沙发上,聊着家常话,气氛温馨。在柜子附近的一面墙壁上,挂着两位老人的婚纱照。赵自梅告诉记者,这是前几年她和老伴一起照的,年轻的时候没有拍过婚纱照,这也算弥补缺憾。
“我们结婚58年了,时间过得可真快。”赵自梅回忆说,她和丈夫是1961年经人介绍认识的,几个月后就登记结婚了。“我们也算是一见钟情,互相都觉得挺好。”说起当时的情形,姚志宽笑着说,1961年,他还在平顶山工作,当年国庆节,他和妻子在平顶山领取了结婚证,参加了单位组织的集体婚礼。“领结婚证总共花了2毛钱,我们俩在平顶山十几天,她就回农村老家了。”姚志宽说。
因为工作原因,姚志宽一年在家的时间有限,他忙于工作,妻子就负责照顾一家老小。每个月,他们都会通过信件交流,说说各自的生活状况。姚志宽和赵自梅共养育了四个子女,1982年,姚志宽回到漯河工作,1991年,赵自梅从农村老家来到漯河市区,两人才真正开始在一起生活。如今,两人都已80多岁,依然十分恩爱,真正实践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成了邻里羡慕的对象。
生活艰难,他们共同分担
年轻时,姚志宽为了工作在外奔波,赵自梅则在老家生活,无怨无悔地承担起家里的一切事务。“在俺村,她可是有名的孝顺媳妇,善良得很。”提及老伴儿,姚志宽一脸自豪地说:“我工作忙,家里的事情顾不上,都得她来做。拉扯四个孩子、忙活地里的农活、还要照顾年迈的老人,她从来没有抱怨过。”
说起老伴儿的善良,姚志宽直伸大拇指。“我母亲瘫痪在床十多年,床前床后都是她侍候。我奶奶和一名终身未娶的叔叔,也都是她养老送终。”姚志宽告诉记者。
“照顾老人那是应该的,他工作已经够操心了,家里不能再给他添麻烦。”赵自梅说。
俗话说,生活就像锅碗瓢盆,难免会有碰撞。对于姚志宽夫妇来说,也不例外,但他们坦言几十年来,没有发生过大矛盾,偶尔的小别扭也很快就会化解。
形影不离,生活简单幸福
从单位退休后,姚志宽回归家庭,每天陪伴在赵自梅身边,两人形影不离,一起散步、打乒乓球、打羽毛球,邻居们常常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
几年前,赵自梅先后患上脑梗、青光眼等疾病,身体虚弱,姚志宽主动承担起了所有家务,天气好的时候,就骑着电动三轮车带赵自梅出门转一转。每天,赵自梅想要吃什么饭,就会告诉姚志宽,买菜、做饭,刷锅洗碗,这些都由姚志宽包了,家中需要缝缝补补,也由姚志宽来做,有时候赵自梅想自己做些小活儿,姚志宽看到后,就会拿过来自己做。
姚志宽爱下棋,也爱拉板胡,冬天寒冷,赵自梅不能常常外出,姚志宽每次出门都算着时间,一个小时内必定回家,为了能和妻子随时联系,他又教会了妻子如何使用手机。
“年轻时,她给家里做了那么多事,也该我照顾照顾她了。”姚志宽说,“我们俩是越过越亲热,从来没有厌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