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本地综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2月13日 星期
舞阳县莲花镇大赵村
六旬老人赵松梅 爱心摆渡15年

赵松梅(右一)手拉牵引钢索,把一船过河人送往对岸。

□文/图 本报记者 齐 放

实 习 生 陈 婧

“这位摆渡老人太可敬了,一年四季,风里雨里,啥时候要过河,他都会把人送到对岸。”2月12日上午10时许,从澧河南岸过河回北岸娘家大赵村的赵金花,下了摆渡船后对记者说。

赵金花的话,引起了坐船过河人的共鸣,大家异口同声地称赞坚守渡口摆渡的老人。

摆渡15年 用坏三条船

这位赢得众人赞誉的摆渡老人,就是舞阳县莲花镇大赵村69岁的赵松梅。高瘦的身材,饱经风霜的脸庞上留下岁月刻画的痕迹,老人戴着一副眼镜,更加显得和善慈祥。

“不要急,等船靠稳再上来。”“抓住船舷,站稳扶好。”……天性乐观的赵松梅,只要见到要过河的人,就微笑着热情招呼。叮嘱声中,赵松梅老人还帮过河人把电动车推上船。然后,老人手拉空中的牵引钢索,平稳走过20多米宽的水面,把一船人安全地送到对岸。过了河,下船的人热情地向老人表示感谢。

看着大家离去的背影,赵松梅这才坐下来点上一根烟,在袅袅青烟中望着清冽的澧河水,回忆起15年来的摆渡生活。

大赵村的澧河渡口,是经舞阳县政府和市海事部门批准设置的。虽然附近村庄多,但要想从澧河北岸到南岸,大赵村上下游10多里地都没有桥梁可供通行。这个渡口是两岸十几个村庄群众出行的便捷通道。

15年前,赵松梅老人在大赵村经营着焊接农机农具的小生意,闲暇时间就驾着自己做的小船下河捕鱼。那一年夏天,村子南边澧河渡口的小船被大水冲走了。当时的村支书就让赵松梅焊制了一条小船,并请他来做摆渡人。

看着大家恳切的眼神,赵松梅老人就这样担负起摆渡的职责。15年来,老人光船就换了三条。几年前,市海事部门给赵松梅配置了更结实耐用、船体宽大的渡船,还给他办了渡工证,他也有了相应的补贴。

老人的心愿:希望建座桥

“每天来回渡多少趟,渡过多少人,我还真没数过。反正只要有人过河,哪怕只有一个人,我也会不让人家久等,反正这一天是闲不着的。”赵松梅说,逢年过节、农忙时节是人们过河最多的时候,有时能从河堤上排队到渡船边。

赵松梅说,无论啥时候有人过河,他都有求必应。老人家就住在距渡口不远处,经常从渡口过的人,都知道了他的电话和住址,有时老人入睡了也会被叫醒。“时间长了,我就有经验了,感觉哪个时段过河的人多,晚上就只把外套脱了睡,这样有人要渡河,我穿起外套就能出门啦。”赵松梅说。

如今,赵松梅年龄大了,但村里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接替他。有时候太忙,赵松梅就让老伴帮他。后来,老人动员儿媳妇来当渡工,方便人们过河往来。春节前,赵松梅老人的儿媳妇正式参加了由海事部门组织的渡工岗位培训,将来拿到渡工证后就可以正式上岗,让赵松梅老人休息休息了。

看着水上的渡船,赵松梅老人说出了多年来的愿望:“啥时候要是能在这儿建座桥,那该有多方便啊!”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