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陶小敏
对于临颍县大郭镇陶庄村村民高丽敏来说,互联网让她和家人的生活蒸蒸日上,幸福感和满足感越来越强。近日,记者采访了高丽敏。
互联网开启创业路
高丽敏出生于1984年。2002年,读到高二的高丽敏辍学,踏上了去广州打工的火车。“在电子厂干过,也在鞋厂干过,都是流水线工人,计件发工资。”高丽敏回忆说,刚开始每个月底薪只有800元,绩效工资每月能挣1500元。因为没有技术,她只能挣这份辛苦钱。
在广州,她第一次接触到了互联网,买了第一部手机,学会了用QQ聊天。2005年,高丽敏结婚,2008年女儿出生。2012年再次怀孕在家待产时,高丽敏开了一个淘宝店铺,卖女装。2013年,高丽敏接触到微信,并开始在微信朋友圈里卖面膜等护肤品,成为微商。那几年尽管她没有外出打工,但通过开网店、做微商,每个月都能挣两千元左右。
2015年,临颍县推广农村淘宝,高丽敏利用自己开过淘宝网店的优势,在陶庄村自己家里挂牌成立了“农村淘宝特约服务分站”,开始为乡亲们在淘宝网上代买东西。“村里老少爷们谁想买啥,给我说一下,我帮他找,他满意了就下单,货到后我给大家送到家里。”高丽敏告诉记者,做农村淘宝就是教村民们如何使用淘宝网,基本上每个月她都能挣1000多块钱。除了做农村淘宝,她还开起了微店。
“家里很多东西都是我在网上买的。”高丽敏介绍说,前几日她还帮邻居在自己微店里买了一台空调。目前,高丽敏依靠微店和做微商,每个月能挣四五千元。“现在不想出去打工了,在家挣得也不少,还能照顾孩子。”高丽敏说。
乡村生活因网络而丰富多彩
陶庄村村口挂着“宽带新农村示范村”的牌子,村里几乎每户人家都安装了宽带,人人都有智能手机。通过互联网,更多新鲜事物和新鲜思想涌向过去略显闭塞的村庄,农村生活变得多姿多彩。“过去看有线电视,还要等广告,现在看网络电视,想看什么直接搜,可以一口气看完整部电视剧;想学个新菜,上网搜菜谱和做法;教育孩子有疑惑,网上寻找专家的建议……”高丽敏说,村民们跳的广场舞也是在网上跟着视频学的,而近来很火的“快手”“抖音”,不少村民也下载了,还有村民开通了自己的账号,将日常录下来发上去,图个好玩。
如高丽敏所说,记者在走访一些村民后发现,互联网极大地丰富了农村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如果互联网能够让更多农村人富裕起来,不再远走他乡打工挣钱,那是很好的事情。”高丽敏说,自己对未来很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