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本地综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9年2月19日 星期

返乡创业项目 进驻扶贫车间

在村里扶贫车间内,女工在认真工作。

□文/图 本报记者 齐 放

实习生 陈 婧

李博昊

拿起面料,认真地放在缝纫机下,然后娴熟地锁边、缝合,手中的面料慢慢地就变成了背包的部分半成品。这种活计,对于赵爱英来说,已经是轻车熟路。作为一个熟练的缝纫工,如果干得好,她一天能挣七八十块钱。

打工小伙返乡创业

“在家门口就能挣这么多钱,这在以前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儿。”2月18日,赵爱英高兴地说,“我们大年初九就开工了,订单多开工早,大家的收入也就会高啦!”

51岁的赵爱英是舞阳县九街镇后魏村人,由于夫妻二人没有致富门路,之前一直在家种地,收入不高,一家人生活极为困难,是村里的省定贫困户。

在扶贫工作中,后魏村建设村里基础设施的同时,壮大村里集体经济,积极开拓思路,引进返乡创业项目进驻村里的扶贫车间,安排村里的贫困户劳动力就业,让他们在家门口打工就能挣钱。

进驻扶贫车间的企业,是邻村一位30岁的小伙蔡朝阳创办的。这个头脑灵活的小伙子,在深圳打工时,经营的产品就是各式箱包。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近十年的蔡朝阳,通过努力掌握了熟练的生产技能和丰富的市场经验。

作为一个身在异乡十多年的舞阳人,蔡朝阳无时无刻都充满着对家乡的思念。每次回乡看到父老乡亲由于种种原因生活困难,蔡朝阳心里就不舒服。他下决心要给父老乡亲们提供一个稳定可靠的就业机会,在增加家庭收入的同时可以照护好老人孩子。

帮乡亲们脱贫致富

“这几年,家乡正在大力扶贫,听说许多贫困村都有扶贫车间,我就决定在贫困村办企业,这样可以安置一些贫困户劳力,帮助他们脱贫致富。”蔡朝阳告诉记者。

2017年,蔡朝阳的箱包生产企业落户省级贫困村后魏村扶贫车间。在这个占地300平方米的扶贫车间里,120多台生产设备不停忙碌着,大伙干得热火朝天。去年,扶贫车间生产的电脑包、书包、公文包、背包等,以过硬的质量和精美的设计,远销欧美,实现产值近千万元。

在后魏村的这个省级扶贫车间里,在此务工的80多个女工中,三分之一是贫困家庭妇女。现在,这些贫困家庭都已经摘去了贫困户的帽子,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幸福。

如今,赵爱英一家人已摆脱贫困,开启了致富奔小康的新生活。丈夫外出打工挣钱,儿子正在上大学,一家人从没有感觉过生活如此踏实有盼头。赵爱英笑着说:“以前穷时感觉没事做,现在我满脑子都是想着咋把手中的活干好、多干活!”

“看着村民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感觉比一个人在外闯荡挣钱高兴得多,觉得自己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情、有意义的事情!”蔡朝阳充满信心地说,“今年我决定在后魏村的扶贫车间基地再建一个扶贫车间,让更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务工,让大家都过上体面的生活!”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