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姚晓晓
每天晚饭后,郾城区龙城镇安春王村的广场上就会准时聚集几十位村民。当欢乐的乐曲一响,他们便自觉排好队跟着音乐节奏跳起广场舞来。曾经只出现在城市街头的广场舞,也早已走进了农村,成为百姓茶余饭后生活的一部分。2月17日,记者走进安春王村,感受他们的农村新生活。
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虽然还没到晚上,可广场上依旧热闹非凡,20名村民穿着舞蹈服,排着队,正在排练舞蹈。
领队是村民郭红甫,今年49岁。“昨天我们刚去镇上参加了比赛,获得了第二名。今天正好周末,天气也好,趁大家都在家,我们又开始排练新的舞蹈。”郭红甫说,只要天气允许,他们每天都会带着音响来广场上跳一会,周末和节假日也不例外。
“刚接触广场舞是为了活动筋骨,忙完一天的农活,闲着没事干、就跟着村里的姐妹们瞎跳。”村民李晓素说,而她从一开始的“瞎跳”,到现在成了他们村舞蹈队的一名骨干,不仅收获了好身体,而且更加自信了。
记者了解到,2012年,安春王村村民开始接触广场舞,当初只有几个人。如今,七年过去了,在他们的带动下,队伍从几个人壮大到60多人,年龄最大的60多岁,最小的20多岁,已经排练了200多支舞蹈。
今年58岁的赵景两年前身患脑梗,身体恢复后也开始来广场上跳舞。“虽然我的动作不标准,有时跟不上节奏,但出来蹦蹦跳跳比闷在家心情好多了,也学会了好几支舞蹈,最近孩子们都说我气色好了,生活也更有信心了”。赵景说。
改变村民生活方式
除了锻炼身体,广场舞也改变了村民的生活方式。
“原来,大家每天吃过晚饭,不是睡觉就是打牌,邻里之间还因为打牌经常起纠纷。自从广场舞兴起后,不少村民都走下了牌桌,既锻炼了身体,还改变了村里的不良风气。”安春王村村支书樊自红说,每天傍晚,广场舞的音乐就像号令一般,男女老少吃完饭第一件事就是赶紧到广场上跳舞。
小小的广场舞,不仅改变着村民的生活方式,引导着健康的娱乐方式,也改变着村民的精气神,让他们在日复一日的参与中跳出生活的精彩,也跳出农村的健康。“我们给村里的舞蹈队起名为‘梦想飞扬’,这其中也蕴含着村民们对未来生活的期许。”樊自红说。
20时30分,音响关闭,乐曲停止,持续了两个多小时的广场舞暂告段落,拉会家常,切磋一下刚才不规范的舞姿,不多会,村民们渐渐散去,广场上恢复了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