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将
撞了别人的车,一时又等不来、找不到车主,咋办?2月20日下午,这事发生在了市民张女士身上。在久等车主不到的情况下,她在被撞车上留下了一张字条致歉,并表示愿意赔偿。(详见本报2月22日04版)
这则新闻为何感人?主要在于稀缺,正所谓物以稀为贵。生活中像张女士这样坦诚的肇事者不是很常见,更多的是我们时常听到的抱怨声和谴责声——“肇事者又跑了”。
道歉字条里书写着责任与担当,张女士用实际行动给我们很好地上了一堂接地气诚信教育课——犯错了,就该主动承认错误并请求得到对方的谅解,这是为人处世的最基本原则。
面对如此诚信的肇事者,车主魏先生由气愤转为感动,并打算放弃赔偿。魏先生的做法同样感人,这是对勇于担当的肯定,是对诚实守信的回报。
一件小事引发热议,更是登上了本报头条,这值得我们深思,为何平常之举很多人却做不到,这是为什么?与张女士相比,我们缺少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