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小记者苑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9年2月26日 星期

锻炼自我 学会感恩
300多名小记者参加“我是小报童”卖报活动
小记者领到报纸准备售卖。 本报记者 张腾飞 摄

□本报记者 陶小敏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上周末,有一群“小报童”的身影活跃在市区人民路丹尼斯附近,这是由漯河日报社小记者俱乐部主办的“我是小报童”活动。在两天的活动中,有300多名小记者们参与并得到了锻炼,挑战了自我,通过活动体会到父母赚钱的不易。

300多名小记者参加活动

2月23日下午和24日下午3点左右,在市区人民路丹尼斯附近,一群“小红帽”穿梭在人群中,他们手中拿着报纸,认真地与过往行人交谈着。这些“小红帽”是漯河日报社小记者俱乐部的小记者们,他们纷纷变身“小报童”,来到街头售卖《小记者》报。

本次卖报活动是漯河日报社小记者俱乐部精心策划的,俱乐部负责人杨东辉表示,“我是小报童”活动是小记者俱乐部一项长期活动,多年来一直开展,深受小记者及其家长的欢迎。

通过卖报这个看似简单的活动,可以让小记者们真实地体验到挫折感和成就感,培养责任感,提高生存能力,让小记者们获得更大的成长。

据了解,参与当天活动的小记者共有300多名。他们中年龄最小的6岁,最大的12岁,学生群体覆盖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在本次活动中,大多数小记者都顺利将手中的报纸卖出,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活动现场,除了漯河日报社小记者俱乐部的带队老师们,不少小记者的家人也一同前来,给予孩子精神鼓舞和陪伴,并用手机记录下了孩子们认真卖报的瞬间。

锻炼个人能力

今年6岁的小记者常舒夏一开始躲在妈妈身后,不敢和陌生人交流,后来在妈妈的鼓励下,她顺利地卖出了第一份报纸。拿到卖报纸的2元钱,常舒夏脸上也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开始变得不再躲闪,而是勇敢地走到陌生人的面前,礼貌地询问。看到女儿在陌生人面前变得勇敢,常舒夏的妈妈也由衷感到开心,她表示,让女儿参加小记者俱乐部的初衷就是为了让她变得更加开朗、勇敢、大方,看到女儿在卖报活动中的进步她很开心。

“卖报!卖报!阿姨,买一份最新版的《小记者》报吧!”8岁的宋博宇表现很活跃,看到叔叔阿姨大爷大妈,他都会上前礼貌地打个招呼,报纸卖得就比较快。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宋博宇一共卖出33份报纸,是这次活动的“销售冠军”。宋博宇也骄傲地向记者总结自己的卖报经验。“要对人礼貌问好,介绍自己的身份和活动,最后要感谢他们的支持!”宋博宇说得头头是道。“被拒绝了也不要哭鼻子,再换下一个人继续询问,不能放弃。”

体会父母赚钱不易

现场记者注意到,大多数小记者都是第一次走上街头卖报,通过自己的努力挣钱。有表现勇敢的小朋友,也有被拒绝后伤心的小朋友。有些小朋友闷闷不乐,不愿继续,有些小朋友着急地抹起了眼泪。但活动结束,每个小记者都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卖出了报纸,收获了成长。

一位小记者的妈妈在参加过活动后感慨,自己的儿子是人生中第一次“做生意”。刚开始接连被两个人拒绝,儿子急得把帽子和报纸都扔在地上,但在老师和妈妈的鼓励下,小家伙重整旗鼓,再次勇敢出发,卖出报纸后,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有哭有笑,儿子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尝到了失败的滋味,学会了坚持,这个活动真好!”这位妈妈说。

活动结束后,不少小记者不仅变得更加开朗、勇敢,学会了坚持和尝试,更懂得了感恩。不少小记者都懂得了赚钱不易,表达了对父母的感恩。小记者郭冠哲把挣到的钱给了路边一位卖唱的老爷爷;小记者刘梧茗用自己挣的钱买了学习用品,并对妈妈表示,以后再也不乱花钱了。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