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 红
见习记者 党梦琦
实 习 生 王中杰
2018年11月7日,漯河晚报第五届“暖冬行动”启动,至2019年1月29日结束,历时84天。其间,志愿者们牺牲休息时间,冒着严寒,为我市110户贫困家庭送去米、面、油、棉衣等用品及善款。记者了解到,漯河晚报“暖冬行动”举办五年来,共帮扶贫困家庭500多户。
历时84天 帮助110户贫困家庭
每年立冬,漯河晚报“暖冬行动”都会启动,2018年也不例外。2018年11月6日,本报刊发“暖冬行动”即将启动的新闻,我市众多爱心团队、爱心企业和志愿者看到后,纷纷找到“暖冬行动”小组,主动要求参与进来,力所能及地为“暖冬行动”增添力量,为贫困家庭送上温暖和关爱。
活动启动后,“暖冬行动”小组开始在全市范围征集贫困家庭名单,除了电话报名,“暖冬行动”还在漯河晚报微信公众号开设报名通道,方便市民提供贫困家庭资料。征集结束后,各爱心团队实地走访,确定最后的帮扶名单。在筛选贫困家庭的同时,各爱心团队、企业开始筹集所需的棉衣、保暖衣、爱心善款等。其中林卓基金出资4万元,各团队捐出善款一万多元。
此次行动看望的贫困家庭分布在全市各县区,不仅分散,一些贫困家庭还比较偏远。为了不遗漏一户,每周志愿者们和记者都要反复核实名单、物资等,然后趁着周末时间,分批将米、面、油、棉衣等物品及现金送到每个贫困家庭家里,确保落实到位。经过近3个月不辞辛劳的奔波,本报“暖冬行动”小组和志愿者们共为110户贫困户送去温暖,圆满完成既定目标。
志愿者踊跃参与 爱心善举不断
漯河晚报第五届“暖冬行动”自启动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响应和帮助。
林卓基金、漯河市爱心爸妈公益团、漯河三铭吾公益中心、漯河公益志愿者团队、漯河星火志愿团、情暖沙澧爱心公益联盟、舞阳县青年志愿者协会、临颍好人帮公益协会、源汇区沙澧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爱之源公益联盟等爱心团队及临颍光明眼科医院、于氏济恩堂、漯河市预防保健门诊部(原老街防疫站)眼科、印象山城火锅店、时光印象怀旧主题旅馆、养森减肥养生工作室、阳光怡然爱眼护眼体验中心、东吴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漯河中心支公司、临颍晨光文具总代理等爱心企业、商家伸出援助之手,积极参与。爱心人士许向阳捐助1000元现金。
另外,许多志愿者冒着严寒忙碌奔波,为贫困家庭送去份爱心,帮助他们度过寒冷的冬天。
2018年12月27日,天气阴沉,天空飘着雪花。漯河三铭吾公益中心的志愿者小心翼翼地驾驶着车辆,驱车50多分钟,来到临颍县瓦店镇沟王村,慰问这里的10户贫困户。雪越下越大,志愿者们衣服上积了雪,鞋子上沾了泥水,提着物资的手也冻得通红,但他们仍坚持着将物资送到贫困户和孤寡老人家。
1月1日,临颍光明眼科医院和临颍好人帮公益协会的志愿者驱车近100公里,先后到临颍县王岗镇南村、窝城镇窝城村、姜庄村等村10户贫困户家里;1月15日,漯河星火志愿团志愿者和漯河市预防保健门诊部、阳光怡然爱眼护眼体验中心的爱心人士冒着严寒,来到源汇区等地集中看望了10户贫困家庭和孤寡老人;1月19日,舞阳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分成两队为舞阳县的19户贫困家庭和孤寡老人送去了爱心物资……
传播正能量 慰问时收获感动
漯河晚报“暖冬行动”慰问的贫困家庭,有的是孤寡老人,有的孩子失去双亲、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看护,有的家里几口人都身患残疾。当志愿者们带着慰问物资看望他们时,很多人都感动得热泪盈眶。
家住源汇区空冢郭镇洼董村的毛秀兰今年71岁,本身患有脑梗后遗症,儿子又因车祸卧床不起,平时吃饭都要靠毛秀兰喂,家里还有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需要照顾,全家靠毛秀兰一个人支撑。志愿者们到毛秀兰家中看望,为她送去物资和现金,鼓励她要坚强生活。接过凝聚着爱心的物资,毛秀兰拉着志愿者的手,不停地表示感谢。
秦瑞花是临颍县瓦店镇沟王村人,看到志愿者们送来的米面油、被罩等物品,她感动地说着:“该咋感谢你们呢,下回来可别带东西了,来看看我,我心里就特别高兴。”当志愿者拿出300元现金递给她时,她一个劲儿将志愿者的手往回推,说什么也不收,“你们都已经给我带了这么多东西,钱我可不能再要了。”最后,志愿者们只能委托村委会工作人员代为转交。
在“暖冬行动”中,记者也常常听到这些感谢的话语。虽然他们说不出华丽的辞藻,但他们紧紧握着志愿者的手,眼眶里含的热泪抑或是脸上露出的笑容,让记者和志愿者们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2018年是‘暖冬行动’第五个年头了,一路走来,越来越多爱心人士积极加入,为贫困家庭送去温暖。活动中,从前期沟通到物资募捐再到入户走访等环节,离不开志愿者们的支持。以后我们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漯河晚报“暖冬行动”小组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