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前后甘蔗上市,直到第二年清明节前后才会卖完,二月、三月正是水果变质后的中毒高峰期,医学专家提醒,市民食用甘蔗前需仔细查看是否有霉变。
新鲜的甘蔗,经过长时间的储存或储存条件不当,容易产生节菱孢霉菌等微生物,温度和湿度较高的春季,节菱孢霉菌更容易繁殖并产生3-硝基丙酸,人吃了这种霉变甘蔗则可能引起中毒。3-硝基丙酸的毒性很强而且吸收很快,吃霉变甘蔗的人最快十几分钟就有反应,多数人在2小时以内发作。轻度中毒主要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普通食物中毒的症状,但重度中毒的人会出现抽搐、惊厥、翻白眼、僵直等症状。由于没有特效解毒药物,主要是补充电解质等支持疗法,因此中毒死亡率可达10%左右,且多为儿童。轻度中毒的病人通常不会有后遗症,但幸存的重症患者往往留有残疾。
那么市民该如何识别霉变甘蔗?医学专家表示,尽管甘蔗中毒很凶险,但识别霉变甘蔗却很简单。通常霉变甘蔗的外表有霉斑,尤其是根部的生霉迹象更明显。甘蔗切开是褐色或红色,有时还能看见毛茸茸的菌丝。其味道有明显的酒气,吃起来有点酸酸的感觉,这是霉菌发酵糖分的缘故。因此,霉变或外观、口味异常的甘蔗坚决不要买、不要吃,尤其是北方春季卖的甘蔗。
晚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