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的成功,终于让国产片叩开了科幻片类型的大门,为国产科幻片带来前所未有的环境和机遇,也体现出国内观众对国产科幻这一缺席已久的类型的高需求。
然而,高需求不代表无底线的宽容。最近,网上一份名单在微博引发热转,上面列出了接下来即将上映的一系列国产科幻电影,其中既有已经立项多年仍在打磨的作品,也有一些闻所未闻、看起来像“蹭热度”的凑数作品。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流浪地球》的成功,为资本注入了极大的信心,而这份信心也可能伴随着野心,甚至带来盲从和逐利。
曾几何时,因为一部青春片的火爆,引发无数青春题材的电影扎堆上映,片商到处找IP,最终造成IP过度开发,出现一系列质量平庸的烂片,不仅在市场上败得难看,也大大降低了观众对这一题材的信心,这背后反映的正是投资者的浮躁心态。
《流浪地球》是一个火种,点燃了国内观众对国产科幻电影久违的热情,也给予其他同类型电影打开一扇窗,让更多关注与热情照射进来。
就目前来说,国产科幻电影仍处于刚刚起步,今年能否真正成为“科幻元年”也仍待考验,但可以确定的是,未来的科幻电影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迈进,有源源不断的高质量作品才能促成类型电影的良性发展,才不辜负国产科幻好不容易才与观众建立起来的信任。
给予更多优质科幻小说、科幻作家、科幻电影创作人机会,不代表IP要过度开发,切忌急于求成,切忌“趁热打铁”蹭热度,对“后来者”将提出更高的质量要求。
晚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