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国内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3月1日 星期
除了受骗者其他全是托儿
诈骗团伙自导自演“拍卖会”


老大爷花上千元从地摊淘到几件“宝贝”,拍卖公司鉴定称起码值几百万元,还主动帮大爷拍卖,仅收取1万元的费用。最近,这样的“大馅饼”砸中了不少老年人。不过他们最后不仅没赚到钱,还赔了不少。

2月27日,记者获悉,北京丰台公安分局在丰台、朝阳等地一举打掉以老年人收藏爱好者群体为侵害目标的三个诈骗团伙。诈骗团伙以聘请专家免费鉴定、高额估价收藏品、自导自演假拍卖会等骗术实施诈骗,涉案金额高达600余万元。目前,31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案件正在进一步工作中。

据警方透露,骗子们利用老年人的心理,按照拍卖公司的正规流程精心为他们设计了一个“发财”的圈套。

首先,公司通过非法渠道获得持有收藏品人员的联系电话,以拍卖公司的名义由业务员给这些“潜在客户”打电话,告知藏品具有很大的升值空间,可以为客户提供免费鉴定、帮助拍卖等一条龙服务。一旦事主拿着藏品到公司,工作人员会立即安排所谓的鉴宝专家,随意估出比藏品高出几十或上百倍的价格,以此诱导事主参加拍卖会并签订协议。

而且骗子公司与事主签订的委托拍卖协议中也是陷阱重重,里面写着按照拍卖标的等级收取2~10万元不等的费用,如果藏品流拍,服务费不予退还。

协议签订后,公司会立即着手租用拍卖会场地。拍卖时,公司事先准备好几件所谓藏品也参加拍卖,这些假藏品都会被安排成功拍卖,而到了事主藏品竞拍时,每当竞拍到一定价位,都会因无人举牌而流拍。

在拍卖现场,除了事主本人外,参加拍卖会的所有人员,包括拍卖师、举牌竞拍人员、公证人等都是骗子公司提前安排的自己人。

如果有被骗事主提出异议,为了安抚被骗事主,诈骗公司往往会送一些“收藏品”给事主折抵“损失的标的费”,比如银器、邮币,其实也就是些几十块钱的工艺品。所以,很少有事主认为被骗而报警。晚综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