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中国天文年历》显示,3月6日5时10分迎来“惊蛰”节气。此时节,天气渐暖,杏花绽蕾,春雷乍响,蛇虫惊醒,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田间地头一片繁忙的景象。
“惊蛰”曾一度叫“启蛰”,后来才改称“惊蛰”。它是一年中的第三个节气,预示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事实上使冬眠动物苏醒出土的,并不是隆隆的雷声,春回大地才是他们“惊而出走”的真正原因。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时值“九九”艳阳天,气温和地温都逐渐升高,土壤开始解冻,春雷唤来春雨,花红柳绿,万艳争春,正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大好时节。
惊蛰时节,大自然景色很美,但此时气温变化幅度较大,乍暖还寒。
医生提醒说,此时节要注意保暖,预防感冒、流感等疾病的发生。另外,要注意养肝、护肝,避免过量饮酒、熬夜,否则肝气升腾太快,易患眩晕、中风之病。
此外,膳食搭配要科学合理,少食动物脂肪类食物,可多食用一些新鲜蔬菜及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牛奶、水萝卜、油菜、山药等,以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晚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