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朱 红)3月1日,我市春运圆满结束。记者了解到,今年春运40天,铁路部门发送旅客115万人次。其中漯河火车站共发送旅客83.7万人次,同比增长13%,创下历史新高;漯河西站共发送旅客31.8万人次。
据介绍,今年春运高峰时期,漯河火车站和漯河西站的18个人工售票窗口及25台自动售取票机全部启用,确保旅客购票、取票顺畅。
漯河西站进站口全面启用自助检票机,“刷脸”进站提高旅客进站效率。志愿者值守在售票窗口、进站口、候车室等重点位置引导出行,接受旅客咨询,对自动售取票机、电梯、空调、消防等设备加强检修,确保设备设施运行良好。
在运力安排方面,漯河火车站共开行客车93列。其中,图定日常线70列,增开临客23列(往北上行10列,往南下行13列),同比增加2列。
漯河西站在春运期间共办理客运业务115列,上行开行61列,下行开行54列,比2018年春运103列增加12列。
旅客乘车前往北京、郑州方向等北方地区和前往广州、深圳、珠海等南方地区的列车运能相比去年春运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旅客乘坐高铁出行至西安、兰州、济南、青岛、福州、厦门、贵阳、南宁、桂林、重庆、成都、昆明、沈阳和哈尔滨等地均有到达列车,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今年推出的候补购票服务,增加了旅客购票机会。当旅客遇到车票售完的情况,在12306平台登记购票信息支付预购票款后,如有退票、余票,12306系统将自动为其购票,压缩旅客查询余票时间。
在创新服务方面,火车站充分发挥漯河站“沙澧之窗”、漯河西站“沙澧印象”服务台品牌示范作用。组织志愿者对“老幼病残孕”重点旅客实行预约服务。在服务台增设“小药箱”,提供针线包、充电器等便民服务举措。设置医疗服务点,邀请医务工作者为旅客提供咨询、救助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