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本地社会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9年3月6日 星期

街头摆摊 用旧手机炼金首饰
民警:首饰是黄铜的,摊主只为赚加工费
男子火烧旧手机电路板。本报记者 王 辉 摄
加工出来的“金手镯”。
本报记者 王 辉 摄

本报讯(记者 王 辉)1个手机打1个小“金”戒指、3个手机打1个“金”手镯……3月4日上午,在五一路南段源汇区干河陈乡农贸市场里,一个回收旧手机加工“黄金”首饰摊,吸引了不少市民围观。

记者在现场看到,摊位不大,一男一女在经营。女子站在首饰柜前推销着,柜台里摆着一个个亮闪闪的首饰,男子戴个口罩在加工首饰。

“手机能提炼成金首饰,真不真啊?”不少人疑惑地问。

女子解释说,旧手机拿过来后,把手机壳拆除,只要里面的电路板,用火烧电路板后,把提炼出来的金属溶于“水”当中,稀释后,盛到一个首饰模子里,冷却成型后,一个“金”首饰就出炉了,他们只赚一个加工费,根据加工首饰的不同,加工费从30元到150元不等。

几位市民信以为真,跑回家拿来了几部旧手机要打“金”首饰。家住盛世嘉园小区的杨女士,拿了3部旧手机,她要打一个“金”手镯。负责加工的男子很熟练地拆除掉手机外壳,把拆掉的电路板放到一个罐子里,然后用火开始烧。烧的过程中,还不时往罐子里面撒一些粉状东西,烧了大概10分钟,烧制期间飘出一股难闻的刺鼻气味。十几分钟后,一个黄澄澄的“金手镯”出来了。

杨女士付了80元的加工费,然后戴上手镯离开了。

就在记者采访时,市公安局干河陈分局干河陈警务中队的民警来到现场。民警说,他们也是接到群众举报,“有人对这种手机提炼金首饰的方式表示怀疑,害怕有群众上当,拨打了报警电话,我们就过来看看啥情况。”民警随后对这一男一女进行了询问。

在民警的询问下,这一男一女说出了实情,原来他们加工出来的首饰不是纯金,是黄铜的,他们只是想赚点加工费。

随后,民警对他们的行为进行了批评教育,并且向围观的群众进行了解释,提醒群众一定要擦亮眼睛,理性消费。

“想用一个旧手机电路板就提炼出一个黄金戒指,这种可能性非常非常小,几乎不可能,市民们在选用这类首饰时一定要仔细分辨。”漯河四高化学高级教师蔡建辉说。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