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迪是意大利人。
2012年6月,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来到中国工作。7年间,他从东莞辗转到漯河工作,从只身一人到举家搬迁到漯河,也从一名鞋类设计师成为一家餐厅的老板。
如今,安迪一家人生活在漯河,觉得漯河非常适合他们。
安迪说,最让他觉得幸福的是,漯河风景很美,人很好很热情。他希望留在漯河生活,让儿子接受中国教育,学好汉语汉字。
□文/图 本报记者 尹晓玉
A
初来乍到
从意大利到东莞,设计鞋子
3月3日中午,记者来到市区海河路的一家餐厅,见安迪正在跟到餐厅送货的快递员聊天。他的中文不算流利,但基本能进行正常的交流。其间,感觉到快递员听不懂时,他就拿出手机翻译软件,翻译给对方看。
“中、中、中,谢谢。”听到安迪用地道的河南话结束交谈,餐厅里的顾客纷纷笑了起来。
记者的整个采访过程,因为没有翻译,历时两个多小时。这期间,用了手机翻译软件,也请教了在餐厅工作两年多的一名漯河人。
安迪邀请记者到餐厅后厨,他边做比萨、意大利面边跟记者交谈。
原本,一直在意大利生活的安迪,是一名鞋类设计师。2012年6月之前,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在机缘巧合下来到中国,并在几年后,举家搬迁到漯河这样一个中国内地城市生活。
2012年6月,安迪的一个朋友想在中国广东东莞找一家工厂,把意大利一个品牌的鞋子引进中国。双方达成协议后,这家中国工厂的老板,希望找一名意大利的鞋类设计师。于是,朋友就推荐安迪到中国工作。
“我对中国很好奇,非常想来看一看。”安迪说,就这样,他从意大利到了广东东莞,跟那家工厂签订了一年的劳务合同。
B
喜欢漯河 把家人接到漯河,开了家餐厅
到东莞后,因为是在工厂工作,大家说的都是中文,安迪一个字也听不懂。
同样的原因,他到饭店吃饭时经常没法点菜,打车时跟司机说不出目的地,完全没办法生活。这一切让安迪觉得,必须赶紧学中文。
幸运的是,安迪发现他所在的工厂里,有一个工友会说英语。然后,他每天闲暇时,就用英语和这名工友交流,跟着这名工友学汉语。
从“你好”“谢谢”等简单的日常用语开始,安迪每天把学到的汉语、汉字写到一个小本子上,晚上下班回家再自己练习。就这样,差不多半年后,他逐渐能用汉语跟人沟通交流了。
“2014年,介绍我来中国的朋友,说在河南漯河有一个生产鞋子的工厂,想找一名设计师。当时,我刚好跟上一个工厂的合同到期,就听朋友的建议跟漯河的一家工厂签了一年的劳务合同,来到漯河设计鞋子。”安迪说,令他没想到的是,日子一天天过去,他越来越喜欢漯河这个地方,打算长期在这里生活下去。于是,在与工厂的合同到期后,他放弃了给别人打工的想法,决定在漯河创业。
“我父母在意大利是开餐馆的,我从小就在餐馆里长大,也会做很多意大利美食。所以,我就想开一家餐厅。”安迪告诉记者。
因为打算长期在漯河生活,2016年,安迪把爱人和儿子都接到了漯河,开了一家餐厅。
C
生活计划 让儿子接受中国教育,学习汉语
如今,安迪经营着餐厅,爱人带着9岁的儿子在漯河上小学。
安迪的儿子今年上三年级,中文说得非常好,识字水平也跟普通三年级的漯河孩子差不多。
“我很喜欢中国话,但说得还不太好,汉字也认得少。”安迪说,最近一段时间,他正在跟儿子学写汉字。
“之前在广东,生活节奏很快,而且从工作的地方到住的地方要一个多小时。漯河就很好,从沙南到沙北,十分钟就到了。同时,在漯河生活节奏较慢,有闲暇时间可以休息、娱乐,陪家人。”安迪说,他们一家人都喜欢慢慢来的生活节奏,所以,感觉漯河这个城市非常适合他们。安迪还说,最让他觉得幸福的是,漯河风景很美,人很好很热情。他在这里交了很多朋友,时不时可以一起吃饭、唱歌、喝酒,很开心。
谈到未来的打算,安迪说:“还不好说。只要可以,我还是希望继续留在漯河生活。主要是想让儿子接受中国的教育,想让他学习汉语。如果他18岁之后回到意大利,会说汉语、会写汉字,就能有更多的工作机会,会让别人高看一等。”
“我认为,汉语未来会成为各国人民交流的重要语言。”安迪说。
怕记者听不懂他的意思,安迪在说这些话的时候,还专门用手机上的翻译软件,把这几句话翻译给记者看。
汉语越来越火
■相关链接
外国政要爱说汉语,商界精英热衷学汉语,外国学校将汉语列入毕业考试科目……美国《时代周刊》说:“如果你想领先别人,就学汉语吧!”
但是,对母语是拉丁语系的西方人来说,学英语,隔层纱;学汉语,隔座山。谜一样的方块字,让人懵圈的四声调,一字多音、一字多义……对大多数外国人来说,汉语绝对是世界上最难的语言之一!
“汉语桥”世界大学生汉语比赛上有道神奇的听力题:我大舅去二舅家找三舅说四舅被五舅骗去六舅家偷七舅放在八舅柜子里的1000元。问:是谁偷走了1000元钱?
有个外国人想借把刀,直接跟旁边的人说:“给我一刀!”
一名学习汉语的英国留学生,想给一名中国女生写信,但忘了“娘”字怎么写,突然想到汉语老师讲过“娘”和“妈”是同一个意思。于是,情书开头这样写:“亲爱的姑妈……”
外国人学汉语的鲜活故事,构成了“汉语热”的生动图景:从海外精英家庭到普通人家,越来越多外国人学汉语,中国文化也随着“汉语热”收获很多外国粉丝。
国家汉办数据显示,进入21世纪以来,许多国家的汉语学习需求呈“井喷式”增长。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外孙女阿拉贝拉,1岁半时就开始学汉语,在中国社交网络上实力圈粉。今年年初,在线少儿中文平台Lingo Bus“你的新年目标”调查结果显示:有近一半的外国人选择将学习汉语列入2018年重点目标。
汉语虐你千百遍,你待汉语如初恋。这是每一个热爱汉语,热爱中国文化的人的必经之路。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