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有一种游戏,用木板拍击一个装饰的球,玩这种球的方式,很像今天的羽毛球。现在中国贵州的苗族人,仍以木板拍击鸡毛键为游戏。据传,在14世纪末,日本出现了把樱桃插上羽毛当球,两人用木板来回对打的运动。但因这种球不耐用,飞行速度又太快,虽风行一时却很快就消声匿迹了。
19世纪中叶,在印度孟买城的一条名叫Poona街道的居民,经常玩一种名叫Poona(普那)的游戏——用绒线缠成球形,插上羽毛,用木拍对击。用球和我们现在的毽子非常相似。之后英国军官学会了这项运动并把它介绍到国内贵族社会中。1870年英国格罗特郡拜明顿村的波幅特公爵,在自己的庄园中接待由印度返英度假的英国军官。这些军官们在天气不好、不能出外活动时,即在大厅中玩这种游戏,成为现代羽毛球运动的前身。因这项被称作拜明顿的游戏极富趣味性,很快就风行起来。
而据有关资料表明,最早出现有关羽毛球运动的文字记载是法国著名画家乔丹(1699~1779)所画的一幅题为“羽毛球”(The shuttle coack)油画。画中的一名少女 ,手握穿有网弦的羽毛球拍,球由球托插有七根不同颜色的羽毛所制成。
1893年,英国14个羽毛球俱乐部组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羽毛球协会。1899年,该协会举办了第一届“全英羽毛球锦标赛”。
20世纪初,羽毛球运动从斯堪的纳维亚到英联邦各国,流传到亚洲,美洲,大洋洲,最后传到非洲。
第一个世界性羽毛球组织——国际羽毛球联合会(简称国际羽联)成立于1934年,总部设在伦敦,并于1939年通过了《羽毛球竞赛规则》。
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第二十四届)上,羽毛球被列为表演项目,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第二十五届)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从此羽毛球运动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晚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