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炳剑
近日,一则6岁女童机智报警,并将3岁妹妹带至安全地带的新闻引发关注。人们在感慨“别人家的孩子”、赞叹女孩的机智和勇敢的同时,也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从报道中我们注意到,女孩苗苗之所以能够从容应对,是因为在学校参加过消防演练,老师告诉过她处置火灾的方法。
儿童的安全教育喊了很多年,但事实上并没有引起真正的重视,一直被边缘化。从大的层面来说,我们还没有一套健全而成熟的安全教育体系,没有形成常态化,往往在事故之后一段时间进行零星说教,并无法从根本上提升孩子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从小的层面来看,一些学校虽然开了安全教育的课程,甚至也自编了教材,却更像是应付上级部门的要求,不仅没有配置专职的教师,本就少得可怜的课时往往也被主课挤占。
这样的后果就是,由于意识与实践的双重缺失,多数学生在安全自救方面的能力极其有限,甚至在事故发生的时候表现得惊慌失措,根本不知道如何采取相关的措施来进行自救,因而造成了极其惨痛的悲剧。每年假期频发的学生非正常死亡事故就是很好的例证。因此,这个案例无疑提醒我们,学校的安全教育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边缘课,不能应付了事,走走过场。事实上,它在保护孩子的安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安全,比什么都重要,安全知识和技能才是孩子最基本的素质,只有教会孩子自我保护的能力,确保孩子安全健康的成长,其他的教育才能体现出价值。从这个角度说,不管学校也好,还是家长也罢,安全教育都必须真正被重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