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是中华文明与文化的发祥地,政治、经济、文化的发达与繁荣,必然促进和带动饮食文化的发达和发展。在陕西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就诞生了中国饮食文化史上的多项第一:中国最早的宴席周八珍,中国第一本烹饪理论典籍(吕氏春秋,本味篇);烹饪一词最早也见于《周易》一书,并解释为“以木巽火,亨(烹)饪也”。而据粗略统计,中国历史名宴中陕西数量最多,且多出自唐朝。
陕西的名菜、名宴、名点,大多与历史事件有关,其背后几乎都有美丽的历史传说与故事。有的故事甚至还不止一个版本,比如陕西的半肉泡馍和岐山臊子面就有多个不同的传说。
在陕西饮食文化史上,不能不提到盛唐。盛唐饮食文化的发达表现在烹饪原料、辅料及调味料的品种空前增加,数量丰富,烹饪方法和烹饪器具更趋成熟。《陕西烹饪大典》中记载的古典名菜、名点,50%以上都产生在唐朝。
唐朝产生了一大批名宴,如烧尾宴、曲江流宴、杏园宴、柏梁宴等,这些宴席的文化性和艺术性犬其明显。菜肴中的花拼作品和面点小吃的造型作品大盛。唐菜肴的花拼作品最有代表性的是辋川小样,被称为中国烹饪凉拼艺术的开山上作,是20盘为一组的花拼冷盘,按照唐代的山水画家、诗人王维所绘的辋川图中20个景区的山水果色而做。唐代面点十分讲究造型,代表性作品是烧尾宴中的素蒸音声部。唐人韦巨源在《烧尾宴食单》中,介绍了这道看菜(唐代有十部乐,唱歌伴奏的人叫“音声人”)。素蒸音声部是筵席上的一种“看菜”,即工艺菜,主要用来供人视觉观赏。用素菜和蒸面做成的歌女、舞女,共有七十余件,翩然表演于大盘之中。当时筵席的丰盛和壮观,由此可见一斑。
中餐的烹饪手法目前有三十多种,除煎、炸、熘、炒、蒸、煮、扒、煨等各大菜系常用的方法处理,陕菜中又有几样烹饪方法是陕西独有的,即炝、泡、冒、温拌等。如羊肉泡馍、葫芦头、温拌腰丝、炝莲菜用的就是陕西独有的烹饪方法。晚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