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着“大数据杀熟”这种说法是否存在的争论延续到今年的“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仍无定论,但从去年初爆出到现在,“大数据杀熟”所指向的在线差旅平台风波难断。从“电子商务消费纠纷调解平台”2018年受理的,全国306家各类电商全年度真实用户投诉大数据看,经营者信用缺失的现状依然不容乐观,消费者还难以充分获得的安全权、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监督权。
不仅携程“杀熟“的行为屡屡遭消费者投诉,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发现,包括滴滴出行、亚马逊、携程、搜狐视频、百度、美团点评、去哪儿、天猫等多家平台均被曝疑似存在杀熟情况。涵盖在线差旅、在线票务、网络购物、交通出行、在线视频等多个领域,特别是在线差旅平台较为突出。
“大数据杀熟”现象的存在,暴露出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信息非对称及不透明。互联网公司滥用大数据等各种“前科”,让许多网友对互联网公司的诚信持怀疑态度。
大数据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提升用户体验。若通过大数据违规操作,最终将是大批用户流失、信任度降低、平台形象崩塌。据《中新经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