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日,大银幕上也迎来文艺片的春天。月初上映的《绿皮书》至今热度不减,上周上映的三部文艺片也表现亮眼,其中,《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持续坚挺,跑出票房黑马;《过春天》《阳台上》虽体量不大,但观众口碑也相当不俗。
而刚刚从柏林电影节载誉归来的《地久天长》,不少提前观看点映的观众在看完后更是纷纷留言:“不负期待。”据悉,《地久天长》将于本周五正式上映。
A
《绿皮书》 为何热度高
尽管看起来是“小众文艺”的题材,但已经上映半个多月的《绿皮书》却依然热度不减,目前票房已经直逼4亿元,这一票房成绩,不仅远远超出映前业内预期,还将打破低成本的奥斯卡引进片的票房纪录。
不仅如此,该片的口碑评分截至目前依然高企,网络上的观众评分高达8.9分。同时,有关“看完《绿皮书》就想吃炸鸡”等话题,也登上微博热搜,一举打破了过往奥斯卡引进片的“高冷”形象。
作为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得奖者,《绿皮书》被称为“年度最暖心的电影之一”,当然,奥斯卡的光环并非《绿皮书》“出圈”且热卖的最大原因。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电影主题够正、故事好看、又有情怀,是那种大多数观众很容易接受的、接地气的好电影。
片中,两个男主角的成长和背景天差地别,通过一趟巡演的公路旅程,互相磨合,收获了一场跨越观念、财富、身份、种族的动人友情,几乎所有观众都能在片中找到共鸣。有的观众看到了友谊,有的观众看到了正能量,也有的观众看到了自己:“看这部电影,我也终于明白,不回避恐惧,敢于直面自己不完美的人生,才能学会与自我和解。”
此外,影片紧贴奥斯卡颁奖时间上映,也是其取得优异票房的一大原因。业内人士分析,得奖影片上映越快票房越好,观众的参与度也越高。
B
几部新作成绩亮眼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一部“暖心纯爱”电影
上周,多部文艺电影接连上映。上周四率先上映的《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跑出票房黑马,影片由林孝谦执导,陈意涵、刘以豪、张书豪、陈庭妮主演,讲述了女孩Cream和男孩K因为有着相似的坎坷身世而从小相依为命,他们是朋友、是亲人,也是同居室友,仿佛是命中注定的另一半。然而K却长期受到病痛的折磨,对Cream的爱意始终埋藏在心底,一段虐心的爱情故事也由此展开。
影片以“进影院要带纸巾”“近来最催泪的爱情电影”等宣传手段,引发年轻观众极高的观影热情,票房上映三天已成功破亿,单日票房更是超越好莱坞大片《惊奇队长》登顶首位。其中,广州观众对这部影片最为喜爱,城市票房位列全国第一。
片中男女主角的情谊引发网友热议,有观众认为一辈子能够遇上这样一个人很幸运:“他把你的爱变成自己生命的全部,为了你可以付出所有,很羡慕这样的感情。”
也有观众持反对意见:“爱你就要无条件为你牺牲,这样的感情你真的能承受吗?”
记者发现,许多年轻女观众对该片尤为受落。“90后”小张在电影上映前几天就早早订好票,她告诉记者,之前看过电影介绍,就已经很感兴趣,看完电影也很喜欢。
小张告诉记者,整部影片比她想象中更让人难过:“放到后半部分,几乎一直在擦眼泪,一个‘泪点’过去了,还有无数个‘泪点’在等着你。但哭过之后你也会反思,生活中的我是否足够珍惜眼前人?”她坦言,暖心又有点虐的纯爱,是吸引她走进影院的最大原因:“这种极致的爱情,只能在大银幕上看到,还是觉得挺唯美的。”
《过春天》
无名导、无明星 口碑却超好
被称为“无名导、无明星”的《过春天》,是一部口碑爆棚,大奖拿到手软的电影,目前网络评分高达8分。
首次执导电影的新人导演白雪展现了成熟的作品完成度及沉稳的影像掌控能力,剧本扎实、人物鲜活,在几乎透支了观众好感的国产青春片里,以一种清爽通透的形象示人,在同类型影片里脱颖而出。
影片将视角聚焦到鲜少被人关注的一个群体——即父母一方不是香港人的香港儿童,女主角佩佩出生在香港,生活在深圳,为了金钱、为了朋友,为了内心那点懵懂的爱意铤而走险, 于是,她有了另一个身份。
不少观众认为影片题材新颖,走出了传统青春片的套路:“看着很有意思。”“青春定位很准确,完成度也非常高。”
也有观众认为,影片的表演尤为鲜活:“就像台词所说,女主角佩佩从造型到表演,都有着一种真实的青春感,演员又演出了佩佩对身份认同的困惑,太喜欢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影片中饰演佩佩的演员黄尧出生于艺术世家,她从小就受到艺术氛围的熏陶,大学时考上中央戏剧学院。凭借在这部电影中的出色表现,黄尧获得“平遥国际电影展”费穆荣誉最佳女演员奖,成为新生代演员中的冉冉新星。
《阳台上》
聚焦小人物故事
此外,由张猛执导,王锵领衔主演的现实主义题材影片《阳台上》也已上映,电影讲述了主人公张英雄决心为父报仇,却对仇人女儿产生了复杂情愫的故事。
这是张猛采用胶片拍摄的一部电影,片中,他以小人物的角度,聚焦了一个小人物的故事。影片目前在网络评分6.2分,有网友表示,影片的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剧本、表演方面仍有缺憾,但张猛的导演手法却相当出色:“一个东北导演能拍出上海的市井味,完成度真的可以了。”“周冬雨在戏里美出了新高度。”
此外,影片的配乐也被赞“是年度最佳级别的好”:“红毛和英雄在废弃的游轮里唱《浪子心声》,堪称全片最好的一幕。”“片尾的《罗马尼亚姑娘》别提有多提气。”
延伸阅读
《地久天长》点映观众称“感人至深”
从3月15日起,电影《地久天长》在全国举行大规模提前点映,影片在上个月举行的第69届柏林电影节上同时收获最佳男演员和最佳女演员两项银熊大奖,创下华语片在三大电影节(柏林、戛纳、威尼斯)的新历史。
从点映现场观众的反馈来看,《地久天长》收获上佳口碑。不少观众认为,影片情感真挚,十分动人:“是近年来最好的国产家庭题材影片。”“感人至深,3个小时并没有觉得长。”“中国电影回到了最好的状态。”
相比很多电影,《地久天长》的故事足够真实,也令人哀叹,但却没有煽情、没有卖苦、没有狗血剧情,也没有对角色的所作所为贴标签、下判断,而是将人物的处境推到极致,却又是如此真实,让人不由自主地为之动容。
影片聚焦的是两个普通家庭的故事:20世纪80年代,年轻的刘耀军与沈英明两家人从挚友到产生嫌隙,从而使得刘氏夫妇远走他乡……多年后的病房外,久别重逢的老朋友紧紧相拥,有人酿成大错满怀愧疚,有人心怀怜悯试图弥补,还有人掩藏秘密难以开口。每个角色都背负心结长达30年之久,一次伤痛要用一辈子的时间抚平伤口,让观众看得泪流满面。
影片全景式展现了中国家庭的全部关系,夫妻、父子、朋友、师徒……可以说,《地久天长》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中国故事,不仅有着属于中国人的时代记忆,更蕴含着中国人的处世哲学:隐忍、善良、宽容,面对挫折,去承受、去包容、去原谅,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影片超越了时代,也超越了不同年龄层的观众。
年轻的观众在电影里看到了父辈的影子:“刘耀军、王丽云的那份慈悲、善良是如此熟悉。”
稍微年长的观众则被电影唤起了青春的记忆,“50后”苏阿姨告诉记者:“上下班带着饭盒、工厂里的车床,和邻居的好多小孩一起去水库玩水,片里的很多场景都是我真实经历过的,我们这一代人真的看到泪奔。”
也有“同龄人”对主角遭遇心有戚戚,把自己代入到角色之中:“二十多年过去了,这两家人走出来了吗?”
晚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