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杨 淇
今年47岁的张中停,是临颍县石桥乡桥南村村民。肢体三级残疾的他,身残志坚,依靠自己的双手,常年跑庚会给人修鞋、修拉链、配钥匙,撑起了自己的小家。近日,记者采访了张中停。
主动学习修鞋
张中停的妻子张改丽也是一名残疾人,肢体二级残疾,智力有轻微残疾。张中停10岁的儿子,正上小学五年级。张中停的父亲80多岁,肢体四级残疾。平时,村里十分照顾张中停一家人。但是,张中停没有因为身体残疾和家庭贫困而想着一直依靠救助。作为家中顶梁柱的他,觉得一家老小需要他自己去照顾。
“有一次赶庚会的时候,我见到了一位修鞋师傅。我在旁边看了很长时间,觉得这门手艺适合我,也比较好学。于是,我便想着学会修鞋的技术,依靠自己的手艺撑起这个家。”张中停说,之后,他连续跟着那名修鞋师傅赶了几次庚会,靠着细心和刻苦,学会了修鞋。
记者见到张中停时,他正在农村的一个庚会上给别人修拉链、修鞋。虽然身材矮小,但是张中停修鞋、修拉链的手艺,赢得了众多顾客称赞。张中停告诉记者,虽然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残疾人,但是他也有一定的劳动能力,不想只是等着大家的救助。平时,他在家里闲着没事,就依靠自己的能力挣点钱贴补家用。
生活越来越好
张中停不仅修鞋的手艺好,价格也公道。
“他修鞋修得好,有一次我的鞋坏了来找他修,感觉特别好,之后家里有鞋子坏了我都来找他。”“我们都来找他修鞋,一个重要原因是价格也不贵。”提起张中停,村民们都竖起了大拇指。
记者了解到,除了下雨天,张中停常常骑着三轮车到各村去赶庚会。有时,他还跑到临近的王孟镇摆摊修鞋。大家看他骑人力三轮车不方便,就找到爱心企业,为他捐赠了一辆电动三轮车。这让张中停高兴地合不拢嘴。
近几年,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张中停家里发生了显著变化,“俺家的房子被改造了,各项扶贫政策也都落实了,十分感谢党和政府以及残联对我们的关心和帮助。”张中停说,如今生活越来越好,但他还想着有机会再学点其他技术。现在,除了修鞋,他还会修拉链、配钥匙。“大家对我家的帮助这么多,我也想通过自己的双手,为更多乡邻服务,让家里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张中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