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于文博
“谢谢你们,可给我们帮了大忙了。”3月23日,家在市区公安街居住的刘梅英感激地说,她的小侄女出生了半个多月,滨河路爱心粥屋的志愿者为孩子送来了奶粉和尿不湿等用品,并承诺将一直为孩子供奶粉至半岁,解了他们家的燃眉之急。
在刘梅英家中,记者看到孩子安静地躺在父亲刘建立怀中,看到有人来,就睁开乌黑的眼睛。当天,志愿者贺小娇为孩子送去了一箱奶粉,其他志愿者也送去了纸尿裤等婴儿用品。“这些物品都是志愿者自己购买的,如果还有其他困难,也可以告诉我们,大家一起想办法。”志愿者安小乐说。
据了解,刘建立是刘梅英的弟弟,老家在召陵区老窝镇,妻子患有精神疾病,全家靠刘建立种田维持生计。因为妻子无法照顾女儿,自己又要种田养家,刘建立就将女儿送到姐姐家中,请她代为照顾。刘梅英今年65岁,是一位环卫工人,对弟弟照顾侄女的请求,她虽然答应了,但十分吃力,对于志愿者的帮助,刘梅英非常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