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细婉在院内小菜地忙活。
□文/图 见习记者 党梦琦
在舞阳县太尉镇朱埠口村,69岁的刘细婉今年3月被村民们评为“好婆婆”。街坊邻居谈起她,都会伸出大拇指,没有一个不称赞。在她的带领下,一家15口人互敬互爱,生活其乐融融。
忙里忙外 操持家务
3月27日,记者来到刘细婉家中。小院打扫得干干净净,西侧靠墙的位置开辟出一小块菜地,刘细婉和丈夫孙京洲一个在摘菜,一个忙着给旁边的花浇水。性格开朗的刘细婉身材略胖,说话时总是笑容满面。
1969年12月,刘细婉和大一岁的孙京洲结婚。“我15岁的时候母亲就不在了,家里还有一个70多岁的爷爷和三个弟弟,她嫁过来后,把家里照顾地井井有条。”孙京洲说,他退休前是名教师,工作比较忙,家里的一切都是妻子在照顾。
在孙京洲眼里,刘细婉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结婚时,孙京洲家里很穷,但刘细婉丝毫没有嫌弃。虽然丈夫的兄弟多,但她还是义无反顾、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家里的责任和义务。“都说长嫂如母,从俺三个弟弟小时候,一直到他们成家,都是妻子一手操办的。”回忆起以前的事,孙京洲感慨道:“我真的是娶了一个好媳妇。”
听到丈夫夸自己,刘细婉笑着说:“都是一家人,我多干点能有啥,又吃不了啥亏。”
刘细婉和孙京洲婚后育有3个儿子,如今都已成家,但刘细婉总是闲不住,经常帮儿媳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农忙时,刘细婉在家里提前把饭做好,孩子们回到家就能吃到可口的饭菜。孩子们忙工作,她就帮忙把孙子、孙女带大,从无怨言。
婆媳之间 没红过脸
从三个儿媳嫁过来至今,刘细婉和她们相处融洽,没有红过脸。刘细婉常对儿媳们说:“我没有闺女,你们进了我家门,我把你们当自己闺女对待。”
在刘细婉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三个儿媳也相处融洽,平日在生活中相互帮助。
三儿子孙文彪夫妻两人是中学老师,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刘细婉便每天早上赶到学校,帮忙照看2岁的小孙子。“三儿媳是班主任,每天都很忙,考虑到学校氛围比较好,就把孩子带到学校住了。我每天在家没啥事,早上来带孩子,中午在学校食堂吃饭,晚上等他们下班后我再回家。”刘细婉说。
“其实婆婆并没有义务为媳妇干家务活,但我婆婆帮忙做饭、带孩子,不辞辛苦,我真的非常感激。平时工作忙时,想到孩子有婆婆照顾,我特别安心。”刘细婉的三儿媳徐伟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婆婆性格比较直,有什么说什么,平时遇到事大家坐一起说说也就过去了。“婆婆经常说,家是讲爱的地方,一家人要相互忍让包容。”徐伟说。
“人家养大的闺女来到咱家,咱不能叫媳妇作难。”刘细婉说,“累,我不怕。只要一家人生活幸福,儿子、媳妇和孩子们平平安安,比什么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