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副刊读书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4月12日 星期

清明一过 今年最好的茶就摘完了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9年3月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年5月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10年6月

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茶叶大国,虽然大多数国人都在饮茶,但对于茶的了解,未必深入。比如,你是否看过一两本关于茶文化的好书?本期,小编精选了三本各有特色的“茶之好书”,快来看看吧!

《你不懂茶》

作者三宅贵男是日本资深茶艺师,还开的有自己的茶叶专卖店,网罗世界各地好茶。这本书的名字似乎有点儿骄傲,但内容倒是十分有耐性。作者按照中国茶、日本茶、红茶、花草茶来分类,把全世界现有的各种茶饮类型,诸如“什么是白茶”“什么是黄茶”“什么是八宝茶”“什么是印度奶茶”“中国的茶壶有什么特征”等,讲得细致入微。

【书摘】茶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饮品之一。以茶树为原料的绿茶、白茶、红茶、黄茶、青茶、黑茶、花茶等自不用说,用其他植物加工的茶(比如大麦茶、花草茶、马黛茶、路易波士茶)甚至咖啡,都被囊括在“茶”这个统称里。

用高温蒸汽处理刚摘下的茶树嫩芽与叶片(杀青),使氧化酶失去活性,所以绿茶才会呈现出鲜艳的绿色。日本九州岛等地也会以“炒”的方式加工茶叶,这样做出来的茶叫“锅炒茶”。炒茶是中国最普及的茶叶加工方法,因此日本人也管它叫“中国式加工法”。

先看“冠茶”与“玉露”。这两种茶的独到之处在于茶农会用草席或其他工具盖住茶树,通过遮挡阳光提升成品的鲜香。用同样的方法进行遮光处理,但是采摘后跳过“揉捻”的环节,直接晾干的茶叫“碾茶”。碾茶大多被加工成了“抹茶”,因此本书没有专门介绍它的章节,大家只要知道碾茶可以用来做茶泡饭之类的食物就可以了。挑出碾茶中的茎与叶脉,用石磨磨成粉,便成了抹茶。

“蒸”出来的茶可根据加热时间的长短分为“普通煎茶”“深蒸煎茶”等。在分拣环节被筛下来的叶片与嫩芽以外的部分统称为“出物”。由撕裂下来的叶尖与嫩芽组成的茶叫“芽茶”。去除叶、芽,只留茎部的叫“茎茶”。

将碎片归到一起,就成了“粉茶”。“焙茶”是经过烘焙处理的绿茶。在绿茶中加入玄米,就是“玄米茶”了。最近市面上还出现了带果香等各类香味的“风味绿茶”。

《茶的真实历史》

作者梅维恒,1976年毕业于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后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中国语言文学教授,也是享誉世界的汉学家。他曾考证了著名的塔里木干尸和“楼兰新娘”。在这本《茶的真实历史》中,作者以时间变迁为经线,以全球的地域传布为纬线,展现了一幅栩栩如生的茶史全图。

【书摘】1773年12月的一个清冷之夜,一队崇尚自由的波士顿人装扮成当地土著,朝着港口码头进发。在这里,三艘商船满载着茶叶,静静地停泊着。他们打开船舱里的茶叶箱盖,把茶叶倒入大海中。瞬间,整个港口弥漫着九万磅茶叶的芳香。这历史性的一夜,倒入波士顿港的茶叶来自中国福建。

破晓时分,中国茶农就开始在远离市镇的山上采茶,历经萎凋、揉捻、发酵、烘炒、滚卷、木箱装箱、铅皮封边等诸多工序后,穿着草鞋的苦力把茶叶搬上船,大腹便便的商人一边品茶,一边大声地砍价。一箱箱茶叶稳妥地码放在东印度公司租赁的船舱里。

商船经过四个月的颠簸航行,绕经好望角,抵达伦敦。码头装卸工人将茶叶卸船、入仓,再搬上下一程的商船,茶叶开始了横渡大西洋风淘浪簸的旅程。

最早生长在山麓的茶树出身卑微,其叶子却对人类的健康大有裨益。历经商人的买卖,茶叶传遍地球上每一个角落,也被太阳底下的人们广为接受。

在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索之前,茶就曾激发了无数中国诗人的灵感,留下千古名篇。茶还是日本人文化性灵的归宿所在,疲倦的藏族牧民的慰藉所在,英国大发明家午夜深思时的灵感所在,也是无数俄罗斯农民寻求精神宁静的捷径所在。

数百年来,茶饮作为安全的提神醒脑的饮料,在减少人类疾病方面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也使拥挤喧闹的城市生活有了些许宁静。在当今社会,不论是俄罗斯堪察加半岛的科里亚克人,还是肯尼亚北部的萨布鲁人,茶掌握着数亿人的生活节奏。

《茶之书》

1863年出生于横滨的冈仓天心,其父亲原是一名武士,冈仓天心自幼学习《大学》《论语》《中庸》《孟子》等汉学经典,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大学毕业后,他又跟随著名茶人正阿弥系统地学习了茶道。

1886年,冈仓天心受政府委派,前往欧洲各国考察艺术。在他逗留西方国家期间,他深深意识到当时的西方人对东方世界充满了误解。因此,陆续用英文写下《东洋的理想》《日本的觉醒和《茶之书》。这三部作品中,当属《茶之书》的影响最大。

该书在为冈仓天心赢得世界性声誉的同时,也向西方世界谱写了一曲意味深远的以茶道为主题的“高山流水”。至今《茶之书》已有十几种语言译本,畅销百年不衰。

【书摘】本质上,茶道是一种对“残缺”的崇拜,是在我们都明白不可能完美的生命中,为了成就某种可能的完美,所进行的温柔试探。

我想,人人都应该用希望与平静,为自己重新打造一面天空。

时至现代,对财富与权力的你争我夺,犹如希腊神话中的独眼巨人一般凶残,确实已经粉碎了人心的天空。一切都是那么自私唯我与俗不可耐,世界只能在此阴影中摸索前进。知识以放弃良心为代价,为善则以有利可图为条件。

东方与西方,如同两尾被弃置于翻腾怒海上的龙,拼命想夺回属于生命的珍宝,却又徒劳无功。我们需要再有一位女娲,填补金玉其外的荒芜内在;我们等待再有一位神仙下凡。

与此同时,让我们轻啜一口茶吧!午后的阳光照亮竹林,山泉的欢欣跃于水面,沙沙作响的是松树,还是壶中的沸水呢?就让我们渴望无常,而非无限;只不过,当事物之美横现眼前,若是我们痴痴不愿离去,却也难免。

晚综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