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慧宇
事件
近日,市民李女士遇到了件烦心事。为了买游戏中的点券和游戏角色皮肤,孩子偷偷通过她的微信转走了3000多块钱。
采访
4月17日,李女士向记者讲述了事情经过。4月12日,她到超市买东西,用手机扫码付款后,翻看微信交易记录,竟发现每隔几天,就会有一笔陌生的转账或红包支出,有时是几块钱,有时则几十块或上百块。李女士仔细算了下,这些支出加起来总共有3000多块钱。
李女士说,红包转出的时间都是在中午和晚上,而这段时间,她一般会在家做饭或看电视。不会是儿子转的吧?李女士把儿子手机拿过来一看,所有红包发出的时间,在儿子手机上都有显示。再三询问下,儿子才承认是他所为。这些钱全支付给一款名为“王者荣耀”的手机游戏,用于购买点券、皮肤等。
李女士说,她的儿子12岁,上初中一年级。平时,李女士不让儿子玩游戏,没想到儿子竟悄悄下了游戏应用,并“隐藏”在文件夹中,偷偷地玩。“若不是通过微信里零钱明细发现端倪,我到现在还发现不了呢。”李女士生气地说。
“花出去的钱也要不回来了,我把儿子的手机没收了。他也知道自己惹祸了,表示以后不再玩了。”李女士告诉记者。
采访中,一些市民表示,随着智能手机的高度普及、手游的低门槛化,家长应对未成年子女使用手机施加足够的干预,避免孩子沉迷游戏,犯下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