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五一”国际劳动节将至,本报记者走近公厕保洁员、小区清洁工、快递员、出租车司机、养老院护工等普通劳动者,挖掘他们的故事,展现劳动者的风采,为劳动者点赞!
“干了就要干好”
□文/图 本报记者 王 培 杨 旭
在市区海河路与嵩山路交叉口附近有一个公厕,进门处挂着灭蚊灯,地上点着熏香,墙上贴着“小心地滑”温馨提示牌,干净卫生的环境为市民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如厕环境。
“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就要把它做好,让大家用上干净卫生的厕所。”公厕保洁员陈铁炉说。
4月22日下午,记者见到陈铁炉时,他正在公厕拖地。
“今天下雨,大家带的雨伞上的水滴到地上,地上太湿容易滑倒发生意外,所以今天要比平时拖地拖得更勤。”陈铁炉说。
63岁的陈铁炉家在郾城区孟庙镇,儿女都已成家。以前做建筑工人的陈铁炉,感觉年纪大了,不想再爬高上梯,又不想在家闲着,就选择了公厕保洁员这份工作。如今,他在这里已经工作一年时间了。
“我每天凌晨三四点起床开始打扫卫生。”陈铁炉说,每天凌晨四五点,上厕所的人就慢慢多起来。为了保持地面整洁,他就早早起床拖完地并晾干,不影响市民使用,也不会留下脚印。
为了减少异味,他会查看每一个厕位,及时冲水和打扫,并点上熏香。
“每次有人用完厕所,立马去拖。这样能防止异味的产生,保证厕所的干净。”陈铁炉说。
打扫公厕是个脏活、累活,要从早忙到晚,但陈铁炉不觉得辛苦。
“干的就是这份工作。”陈铁炉说,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无论有什么困难都要克服,要做到尽职尽责。
看到有腿脚不便的老年人前来如厕,他就会赶紧上前搀扶。看到有人乱涂乱画或是乱贴小广告,他会及时制止并清理干净。
“只要我还干着这份工作,就一定要干好。听到别人说这个公厕打扫得干净,我心里就很高兴。”陈铁炉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