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林润
没带身份证,网吧可提供临时卡;未成年人借用身份证上网……为了治理网吧上网乱象,我市从去年11月开始,陆续在261家网吧实行新的监管举措——上网时,除了刷身份证进行验证,还要进行“刷脸”认证。这项新举措落实情况如何?连日来,记者进行了一番走访调查。
“刷身份证+刷脸”双认证
4月26日,记者先后走访了市区舟山路、交通路、人民路、柳江路、五一路等路段的网吧发现,每位上网者,都要先掏出自己的身份证,然后对着摄像头“刷脸”,认证无误后,才可以上网。
记者在一家网吧观察发现,在网吧吧台电脑显示器上方,有一个朝外的摄像头,每位上网的顾客都要先刷身份证,然后站在该摄像头前,待工作人员调整好角度后进行拍照,完成“双认证”。有戴眼镜的顾客,甚至还需把眼镜去掉,才可拍照通过验证。
“老板,没带身份证,开个临时卡吧?”一名上网者问。
“不行,现在没有临时卡了。”收银台工作人员说。
“那不带身份证就上不了网了?”上网者继续追问。
“肯定啊!现在除了刷身份证还要拍照。没身份证,就是上不了网。”网吧工作人员说,不管是谁,没带身份证就上不了网。
“实人认证”堵上监管漏洞
“未成年人即使有身份证,也通不过验证,上不了网。”该网吧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虽然有人表示这样很麻烦,但他们必须一步一步进行验证,如果验证不通过,则会拒绝顾客上网。
市公安局有关人员介绍说,“实人认证”系统投入使用后,通过人像比对和身份证“双认证”模式,实现网吧上网必须人脸识别验证,堵上了网吧行业使用他人身份证登记上网和未成年人上网的漏洞,有效提升了网安部门的监管能力。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督导各单位开展好专项整治工作,并在推动县分局建章立制、加强网吧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指导派出所加强网安技术管理能力上下功夫,对网吧行业乱象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