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梓豪
有人喜欢小说,有人喜欢散文,有人喜欢歌曲,我却喜欢诗词。
我听妈妈说,在我牙牙学语时,睡前她会不厌其烦地为我一遍遍地朗读诗。
长大些,我能看懂书了,每天我用稚嫩的童声读:“鹅、鹅、鹅,曲项向天歌。”、“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不知不觉我喜欢上了诗词。当读到“小儿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时,想象天真烂漫的小童指着圆月直呼玉盘的样子,我不禁捧腹大笑。
上小学,学校经常举办“诗词飞花令”“诗词接龙”等活动,我对诗词的喜爱与日俱增,背得诗也越来越多,算下来一年背一百多首。心愁烦闷时读上一首、开怀大笑时背上一首,背诗已成为一种享受。
渐渐地,我不再是一味地读和背,而是开始理解诗词的含意,更了解到中国古诗词的魅力无处不在。
语言美。诗词的语言准确精练,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用得十分恰当,比“吹”、“入”要好得多。
感情美。还有许多诗句描写了诗人的爱国情怀、思乡之情等。如杜甫的《春望》中写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家破亡和山河依存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热爱国家、忧国忧民的情怀,使人读了潸然泪下。
自然美。多数写景的诗,托物言志,给予了山水感情,使诗人感悟人生。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崔颢的《黄鹤楼》等既成就了诗人,又造就了许多风景名胜。
理解了诗词,我便会“活学活用”,见到园子里的红杏盛开,我会赞叹:“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听到烈士们英勇悲壮的事迹,我会叹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考试失利,我会鼓励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作者为受降路小学五(6)班学生
指导老师:张华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