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时评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5月7日 星期

有些事情就该较真


□高 路

5月3日,网友爆料在G521高铁上,乘务员进行查票时,一名女子拒绝配合,甚至非常生气地把乘务员推倒在地,女子反过来却指责乘务员碰瓷,还诬陷乘务员态度不好,要投诉该乘务员。4日上午,记者从武汉铁路局获悉,目前,乘务员与乘客已和解,事情的最终处理要待调取车内视频监控进行分析后,由铁路相关部门再做决定。(据新华网)

从相关部门的表态看,他们与公众的意见是一致的:这样的事,如果仅仅以和解了结,显然对当事乘务员来说是不公平的,对公共秩序而言也绝非好事。和解只是一个阶段性的处理方式,不能作为最后的处理结果。

倒不是非要和谁过不去,而是和解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此次发生在高铁上的事,并没有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的确让一让就过去了。让一让处理看看风平浪静了,可是是非尚未理清,态度尚未表明,乘务员委曲求全,而始作俑者全身而退,这样一种和解只是在给下一次冲突的发生埋下隐患。

何况,是非问题不能和解,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不能因为别人原谅你了,宽容你了,就可以模糊是非问题。宽容是一个人一个社会的良好品质,但宽容不该被滥用了,宽容更不能成为伤害他人权益的理由和倚仗。

对社会而言,如果凡事总是在一团和气中妥协,那么最终伤害的就是社会的正义力量。规则是需要一定的刚性的,如果总是这里让一点,那里让一点,再强大的规则也会被一点点蚕食。这也正是大家竭力反对维权事件中,避开公众私底下和解的原因。

我们应该将每一起这样的事都当成树立规范,树立规则意识的机会。就拿这起事件说吧,后果不是很严重,冲突也不是很激烈,也许最终处罚也不会很严重。但罚与不罚,意义截然不同,社会效果也截然不同,前者是明算账,后者是和稀泥。态度本身就是处罚,事实最具说服力,在信息时代,有时候,一个清晰的态度比一个具体的处罚更有威慑力。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