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王 辉
“豆腐西施”叫徐华,她是一个电商,在我市开了一家豆腐坊,丈夫负责制作豆腐,她在微信朋友圈里卖豆腐,微信好友们都叫她“豆腐西施”。
从2011年开始,每年的食博会,她都要去逛一逛,今年也不例外。5月16日,记者在会场碰见了她。
徐华说,她和丈夫曾经在我市一家粮食机械厂上班,2005年下岗,两人开始创业。“丈夫上大学学的机械制造,现在开了一家小型食品机械厂。”徐华说,后来在丈夫的熏陶下,她对食品机械也懂了一些,所以,逛食博会时,食品机械展区是她必去的地方。
“这两年,食博会上的食品机械越来越多了,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逛的时候,也想偷点师、学点艺。”徐华领着记者逛了半个小时后,决定去食品区再转转。
逛的时候,徐华还给记者讲了她卖豆腐的故事。“丈夫老家在周口市商水县,商水的豆腐比较有名。去年给我商量后,决定做豆腐生意。”徐华说,在去年食博会上,他们买了一台磨豆腐机械,开始做豆腐。豆腐做出来后,她先让好友们品尝,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后,才开始大量制作。每天谁需要豆腐就在微信里下单,然后她送货上门。后来,还制作了豆花、豆腐脑、豆浆和豆腐干卖。
来到一家豆干食品展区,徐华停住了脚步,仔细看了看这家的产品,试吃了一下,感觉口感还不错。“我也不能光卖豆腐,今年想代理一些豆制品小食品,产品多元化、口味更丰富,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徐华说。
和这家企业的销售代表相谈甚欢,两人聊了很多产品内容,互留了电话,表示会后联系。
“年年逛食博会,年年有收获,今年逛完以后,有一个很大的感受,食品生产企业更加注重品质了,健康、营养型产品更多了,这也符合当前老百姓对食品的消费需求。”徐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