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俊维
承载着现代都市人历史记忆的文化遗传,记载着中国人的文化和精神的归宿,诉说着古老东方文化的独特文化,作为历史文化与精神载体的文化遗产,唤醒着我们的记忆。
然而,人们在为不断刷新的经济总量而自豪的时候,往往容易忽略文化与精神上的需求,再加上外文化的冲击,中国数千年的民族、民间文化正面临断裂的危险。某些地方在文化理解上存在误区生造文化和虚假民俗,拆古城造“仿古街”等曲解文化的行为,不但没有增加文化的内涵,反而造成文化的仿害。一些地方不遗余力地“申遗”,成功之后却浮于表面,忽略了“申遗”后的保护、继承与发展。这些都加速了我国现阶段文化遗产的没落与衰亡。面对中国文化遗产的诸多危机和后果,我们应该意识到保护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文化遗产保护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首先,政府要强化职能,健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破坏文化遗产的违法行为。其次,加大对文化保护工作的财政和人力投入,为保护奠定物质基础。目前,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知仍停留在较低的水平,在中国公众中,文化遗产保护的地位远远不及环境保护。
时光不会倒流,历史同样是不可逆的。许多的记忆一旦抹去了,就再也找不到了,留给我们可能是找不到归宿的悲哀。只有通过全民的共同努力,才能留住历史的印记,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内涵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