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人文沙澧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19年6月6日 星期

山水在心间

何彦超作品

□蒋春婷

我是个热爱山水的人,也是个酷爱山水画的人。闲来无事,不是在山林里流连忘返,就是在宣纸上挥毫泼墨,再写上几根线条,就算似山若水了,也算作为自己稍懂丹青的见证。如此挥洒久了,虽然没有什么成就,倒是懂得了如何去欣赏中国山水画。

喜欢真山真水的人未必懂得中国山水画。这话非虚,君不见,有的是以画得像不像买画。一些画媚俗至极,却被称为“画得真像,好画”。如此,一些画家为了跟随市场,画了许多年,最终沦为行画的制作者,虽然画面繁花似锦,却无半点笔墨情趣及山水性情。

读何彦超先生的山水画,除了震撼,还可以读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超然物外。

何彦超先生性情敦厚,笔下山水一如他的人,厚重、丰富。以愚拙见,山水画走到今天已经如千缕之网,缜密盘结,如想从众多的传统中脱颖而出,实在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何彦超先生的画,在千缕之网中,却能让人一眼就认出来。能有自己的风格,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也是多少艺术家梦寐以求的事。

他的画充满坚实与厚重,令人叹为观止。在他笔下,苍山如海,层峦叠嶂,气象万千。他写太行山,既坚拔雄伟,也不缺少隽永秀丽。他的山由石质构成,在他的笔墨阴阳中,宛若海涛万顷,延绵不断。那由想象力而雕琢出的物象,亦真亦幻,给人们带来视觉冲击力和创造性的乐趣。在他的山水画创作中,充分利用物象、想象、幻象的神秘创造力,假借彼物之势、之气、之态,传此物之神、之形、之情,从而使此物更丰富、更富幻想力之美。他的山水画,具有江山锦绣一画中的魅力,但这魅力并不是借助真实的山水来雕琢,而是凭借艺术家独到的慧眼来塑造。

所以,欣赏何彦超先生的山水画,可以感受到他笔下虽不是自然的真实景观,但又合乎大道和美的规律。他画的不是仙境,而是以独特的形式语言表达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因此,他的山水画,境界质朴厚重,充满山乡气息,而又激情浪漫,笔墨饱满酣畅,具有痛快沉着的阳刚之美,视觉感受鲜明,感情朴素真挚,胸襟丰富自由。

在他的作品中,独特的景观、个性化的笔墨和他的胸襟怀抱,密切地融为一体。正如石涛所言:“借笔墨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我也。”

他的山水画,大多描绘北方山水,有小景,也有巨幅,水墨为主,略有设色。景观中常有茂密的古树,有沟壑溪流,有山村人家,有桥头停舟,有山连山、水连水、村连村的生态。给人的感觉亲切而朴茂,宁静而安闲,富有“万物静观皆自得”的生机。

从精神意蕴而言,他善于以平常心画平凡景,发现平凡中的意味,表现朴素中的美丽。在朴素平凡中发现美,既需要心态的平和,更需要感情的深挚,对于心浮气躁或走马看花的人是无法想象的。

他以魂牵梦绕的山水情,画出了心目中的精神家园——丰富、雄奇、朴素、平凡、清新、自由、生机无限的山山水水。

荆浩说:“似者得其形遗其气,真者气质俱盛。”和古代的作品比,他的画有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有热爱生活的激情。他说,在物欲的世界,在时光里偷个闲,寻一处安谧角落,抒发自己的热爱。画山画水,画云画月。不出陋室便能仰望青山,窝看云水,清静闲适。人在山水间,山水在心上。不语不言,亦是万语千言。

山水在心上,如此,才会有这样大境界的笔墨存在。

漯河晚报微信公众号


上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