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解答专家
王瑾,市六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毕业于武汉科技大学。曾先后到北京安贞医院、郑大一附院心内科进修,专修心内科冠脉介入、射频导管消融,临床经验丰富,擅长冠心病、急慢性心力衰竭、心肌炎、心肌病、心律失常及高血压病的诊治。尤其擅长各种急危重症的抢救治疗、冠心病介入治疗、各种穿刺操作技术及抢救设备的应用,独立完成冠脉支架术1200余例。
□本报记者 刘彩霞
近日,市六院(市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介入团队成功为两名患者植入可降解支架。术后,两人均恢复良好。据了解,这是我市首次为冠心病患者植入可降解支架。
首个植入可降解支架的是一名49岁男性患者,5月15日,他因反复胸痛慕名来到市六院(市血管病医院),该院业务副院长赵森为其诊断后初步判定为冠心病心绞痛,经过冠脉造影检查后发现回旋支血管中远段堵塞90%,需要植入支架治疗。因该患者对金属支架顾虑很多,最终经过医生的专业评估并征得患者同意后,决定为其植入最新上市的生物可降解支架。5月20日上午,经过前期准备,在北京安贞医院祖晓麟教授的指导下,市六院心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王瑾独立为患者完成了手术,术后行IVUS(血管内超声)检查证实可降解支架贴壁良好。在手术期间,另一名67岁男性冠心病患者(右侧冠状动脉中段堵塞75%)恰好正在等待植入金属支架,他的家属了解到可降解支架的情况后,也强烈要求为该患者植入可降解支架。最后专家经过综合评估,确认该患者符合条件,也为其成功植入了可降解支架。
生物可降解支架是以高分子聚合材料制成的,它与传统金属支架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可降解,可以在2至3年内完全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不会永久地破坏血管功能,血管的弹性在支架降解后可以逐渐恢复正常。同时,可降解支架还有减少抗凝药物服用时间、不良反应少、心绞痛发生率低,以及血管再堵塞可重复放置支架等优点。
可降解支架的成功植入,不仅标志着市六院(市心血管病医院)在冠脉介入方面的治疗水平,同时我市也告别了金属支架的单一时代,正式步入介入多元化时代,使那些介意植入金属支架的患者有了新的选择,为漯河及周边地区广大冠心病患者带来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