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文明风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9年6月11日 星期

因爱而美 心怀家国
来自全国最美家庭的故事

①古桑旦增(后右二)一家的全家福。

②张西军(右)带着重孙女一起垫路。

③北京李澍晔(左一)一家。

④王旭芳(右)和婆婆一起剥玉米。

⑤陈明益(中)部分家庭成员合影。

家,是成长的摇篮,是休憩的港湾,更是幸福的源泉。让我们听一听5个全国最美家庭的故事,体悟他们如何身体力行地践行“最美”、传承“最美”。

齐家之本重在和

70年前,十几岁的陈明益在父母的安排下,将张必贤娶进家门时,还没完全明白婚姻的意义。“感觉就像多了个妹妹。”他说,虽然没什么甜言蜜语,日子倒也美满。

不久,陈明益进入县政府机关工作,在城里上班了。张必贤在村里照顾全家,上有公婆,下有6个孩子。夫妻两地分居,一转眼就是20年。

“每次想到她一个人照顾家,心里就不是滋味。在外面待久了,才逐渐理解了‘家’的含义。”相濡以沫70年,在陈明益看来,那是需要用心过好的每一天。“一家人和和气气的,才能让日子长长久久。遇到事儿,我都让着她。”

陈明益一家,是众多幸福家庭的缩影。

在山东安丘石埠子镇蒯沟村,王旭芳一家5口,由前任婆婆、现任丈夫和两个同母异父的女儿组成。

1999年,王旭芳与丈夫殷玉智结婚,不料2004年,殷玉智不幸遭遇车祸离世。身有残疾、行走不便的婆婆李玉春劝她改嫁,甚至偷偷找人来说媒,但都被王旭芳拒绝了。“即使嫁了,我也要带着婆婆一起生活!”一听这条件,相亲的人走了大半,但现任丈夫殷玉金留了下来。“看到她持家有道,心地善良,就想帮她分担一些。”

殷玉金开了个修车铺,王旭芳张罗着在老房子旁边盖起了三间大瓦房,后来又有了小女儿,一家人和和美美。

如今,李玉春老人望着夫妻俩,笑呵呵地说:“不是女儿却胜过女儿,不是儿子却胜过儿子。”

推己及人谓之德

换灯泡、修瓦房、通水管,张西军有个“百宝箱”,邻里乡亲有啥困难,他都能拿出几样工具,帮忙修理一番。

2018年,春雨连绵几天,张西军的邻居蒋成银家屋顶漏了雨。老张听说后,扛起梯子爬上屋顶,麻利地补上瓦片。蒋成银要给报酬,老张一口谢绝,“给左邻右舍帮个忙,我自己也开心呐!”

见路有坑,上去垫路;见保洁员拉车,帮忙推推……退休十几年,张西军做好事没停过。“小时候家里穷,吃‘百家饭’长大,邻里乡亲的那份恩情,我永远都不会忘。”

“父亲常常教育我们,邻里之间,能帮一把是一把。”老张的大儿子张涛学过电工,邻里乡亲有困难也找他帮忙,他像他父亲一样,来者不拒。

走进北京的李澍晔家,书香迎面扑来:客厅里有一整面“书墙”,书房里摆着各类藏书,卧室里、餐桌上、茶几旁,目之所及全是书……“我家的藏书超过了1.8万册。”除了典籍、名著,还有一个书架上放着很多由李澍晔和妻子刘燕华自己写的书。

“读书、写书,启迪人心,滋养心灵。”有一次,李澍晔闲聊中发现,家长最担心的是孩子的安全问题。“为啥不能以讲故事的形式,给孩子们上堂生动的安全教育课?”夫妇俩搜集相关素材、查阅资料,最终写成了《让孩子365天都平安》一书。很多家长都觉得,这本书帮了他们大忙。

女儿李湉也受到父母熏陶,热爱书籍。2000年,李湉通过北京少年报开设青少年专线,为孩子们答疑解惑,并将接线记录整理成了6本图书。

他们从书中汲取了力量,还把这种力量传递给更多人:近年来,夫妇俩到全国各地参加公益演讲,在社区开设安全知识和科普讲座,为医院的患儿自编自演童话故事……

家国情怀代代传

拉郊地处边境,山高路陡,崎岖的山路随时可能有山石滚落。这样的路,古桑旦增一家一走就是几十年。“除了封山,我每隔几天,就要到最远的杰罗布村去巡边。小时候跟着妈妈走,后来带着儿女走。”古桑旦增说。

“为国守边,是母亲一辈子做的事,现在,传到了我们这一代。”古桑旦增说,1986年,在拉郊乡当赤脚医生的他第一次走出拉郊,到县城参加培训时,也曾想过留在外面。

“你是拉郊的孩子,最熟悉拉郊,回来吧,带领乡亲们把国土守起来。”母亲年轻时是公社的妇联主任,懂得领土完整的重要性,为国守边便成了家教。

“家是落脚的地方,也是守护的地方。”回到拉郊这片有“家的味道”的土地,古桑旦增动员了自己的两个舅舅、一个哥哥、一个弟弟,到最前沿的杰罗布村去放牧,一起守土固边。

妻子尼玛色珍刚嫁来时,面对缺衣少粮、交通不畅,想劝丈夫一起搬走,丈夫说:“我是乡长,我要是搬走了,谁还愿意留下来为国守边?”

看到丈夫的坚持,尼玛色珍决定同丈夫一起扎根拉郊。2006年,尼玛色珍在村里的砂石厂帮工时,左脚被滚落的山石砸中。而丈夫还在错那县考察边民安居工程,无法立即返回。尼玛色珍至今行走不便,可她对丈夫毫无怨言:“他是为国家的事忙着,不能让这点家事干扰他。”

现在,他们的二儿子阿旺旦培也在边境乡——色乡守边。“父母慢慢老了,为国守边的责任就落到我们这一辈身上了。”有了孩子以后,家族代代守边的故事,他常讲给孩子听。晚综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