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时评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9年6月17日 星期

绿色兑换 多多益善


□张伟伟

在全国低碳日来临之际,市生态环境局联合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举办了一场“绿色兑换 共创绿色校园”为主题的环保宣传活动。校园内,学生们拿着瓶子和书籍等废旧物品即可兑换多肉、长寿花、吊兰、驱蚊草等绿意盎然的盆栽,大家热情很高。(详见本报6月14日02版)

空饮料瓶、旧书籍、洗净的旧衣服,甚至废旧电子产品,都可以拿来换取绿色盆栽。既减少了废旧物品给环境造成的负担,也能让绿植装点宿舍、净化空气,还提高了大家的环保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节约意识,可谓一举多得。

这样的绿色兑换有创意、有心意,收获了满满人气。在很多人眼里,换取“萌萌”的绿植可能要比单纯地卖废品要有吸引力得多,更兼具环保和公益属性,因此“吸睛”也并不意外。

其实,绿色兑换的概念并不新鲜,北京、上海等地的高校也曾举办过类似活动。说实话,仅在几所高校举办这样的活动,在没有形成社会规模之前,可能象征意义远大于现实意义,但其传递的环保意识和资源转换方式,确实让人眼前一亮,忍不住为之点赞。

饮料瓶可以卖到再生资源回收站再利用,旧书籍可以整理后捐给有需要的孩子或者建起爱心书屋,旧衣服可以捐给贫困山区的孩子们……仔细分析,会发现活动中很多环节都大有可为,能带动和衍生出一系列公益活动。既能为潜在资源找到适当的转换形式,有效循环利用,也会产生不俗的社会效益。

目前,我国的垃圾处理和资源再生利用途径并不完善,资源循环利用的观念和自觉还未深入人心。而这样的活动,无论对整个社会,还是个人,都是个良好的启迪,它可唤醒大家对节约的重视、对公益的热衷和对环保的自觉。

绿色兑换是一场积极的探索,具有投石问路般的实践意义。从其取得的积极效果来看,我们不妨推而广之,不仅在校园里,在居民社区、小区内也开展起来,策划好详细的实施方案和衍生活动,想必也会产生良好效应。

期盼绿色兑换能更广泛地开展起来,影响更多人参与进来,在社会上刮起一股绿色环保风,带动美丽中国建设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