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悦读·视角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9年6月24日 星期

阿来:用诗意文笔治愈伤痛
让文字放射人性温暖的光芒
“大地震动,只是构造地理,并非与人为敌;大地震动,人民蒙难,因为除了依止于大地,人无处可去。”阿来在新作《云中记》的开头这样写道。
阿来新作《云中记》讲述了2008年汶川地震后,四川一个300多人的藏族村落云中村里发生的故事。
作家阿来

2008年5月12日,大地怒吼,山脉摇动,河水翻流,四川省汶川县发生大地震。这是人类历史上悲痛的一天。在川藏长大的阿来对故乡有着深厚的感情。汶川地震时,他在成都,目睹了这场骇人的灾难,心灵受到极大的震颤和创伤。很长一段时间,阿来不愿写有关这场灾难的小说。

在地震发生的三四年后,阿来看到一个朋友拍摄的照片。地震后,因为有的村落不适合重建,于是整体迁移,而这位摄影师就在一个废弃的村庄,拍到了巫师孤身一人为逝去的乡亲们做法事。尽管这个情景让阿来震撼,但他依然没有动笔。

直到2018年5月12日,阿来坐在十年前的房间里,正创作着小说,下午2时28分,城里响起致哀的号笛。在长长的嘶鸣声中,十年前经历的一切、看见的一切,仿佛一幕幕重现在他的眼前。“我突然泪流满面,一动不动坐在那里。半小时后,情绪才稍微平复。我关闭了写了一半的那个文件,新建一个文档,开始书写,一个人,一个村庄。我要用颂诗的方式来书写一个陨灭的故事,我要让这些文字放射出人性温暖的光芒。我只有这个强烈的心愿。让我歌颂生命,甚至死亡!”于是,在2018年的那个下午,那张照片,连同他在地震灾区所感受到和看到听到的一切被神奇激活。

2018年5月到10月,阿来写完了这个故事。这个年复一年压在心头的沉重记忆,终于找到一个方式,让内心的晦暗照见了光芒。“到此,我也只知道,心中埋伏十年的创痛得到了一些抚慰。至少,在未来的生活中,我不会再像以往那么频繁地展开关于灾难的回忆了。”阿来说。

用诗意文笔治愈伤痛

在《云中记》中,阿来没有把重点放在地震后人的悲痛与无助上,也没有赋予地震以某种伦理化的色彩,而是创造了“废墟美学”,旨在书写废墟之后的新生。通过祭师阿巴的足迹、眼睛、回忆,描写了一座千年古村曾经的宁静祥和。

故事地点云中村,在地震发生后一直处于滑坡地带,村里所有居民不得不离乡背井,搬迁到平原上的移民村。四年后,祭师阿巴重返这个无人的村落。阿巴是给地震里的亡灵做法事,也是和云中村做最后的道别。他从踏上归乡路的第一步起,就已下定决心和这个注定要消失的山村一起消失。他在这个空荡的村子里住了半年,他的摇铃在每一个残破的院落里响起,记忆也随之不断回闪,关于这个村落的历史,关于那场地震,关于他丧生于地震之中的妹妹、乡邻,甚至是更久远的关于他自己和他同是祭师的父亲,这一群人和他们生前身后的故事。

“用歌唱,用祈祷。用祈祷歌唱。让道路笔直,让灵魂清静。”“歌唱像是森林在风中深沉的喧哗。岩石在听。苔藓在听。鸟停在树上。鹿站在山冈。灵魂在这一切之上,在歌声之上。”这些诗意的语言使《云中记》挣脱了地震这一题材对于小说艺术的压制,恰如其分地呈现了生与死、光明与黑暗、自然与人类等彼此依存、互相转化的状态。

学会凝视和沉思死亡

《云中记》写的是大地震,但又不仅仅是在写大地震。阿来思考的是,人如何面对灾难,人应该如何面对生死。

“很多时候我们看别的文化,观察别的文化当中的人,他们对于生命、对于死亡,不管是在现实生活当中,还是在他们的文学艺术作品当中,好像他们总是能在苦难悲伤中发现另外一种东西,生命最高贵的那些东西。他们对悲伤之外东西的了解给自己构成一个灵魂跟心灵的洗礼。”他说。

阿来也希望通过这本书,为大家传递一些他对死亡的思考,“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那么多死亡,难道带给我们的就只有当时的悲痛,以及随着时间延展,磨蚀我们的心灵而逐渐漠然?难道死亡不给我们带来活着的意义,没有让我们的生命中留下更多东西吗?很多年前,我看过培根的一篇文章《论死亡》,他说我们应该学会凝视和沉思死亡,这样至少有个好处,会为我们的生命带来一种圣洁跟虔敬的感觉。”据《半岛都市报》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