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佩斯、朱时茂表演的小品《主角与配角》,让观众在笑声中品味陈佩斯这一“配角”的精湛表演和高超技艺,也让人明白,“主角”与“配角”好比“红花”与“绿叶”,交相辉映。
从今年的上海电影节白玉兰奖配角奖入围名单可以看出,该奖被“老戏骨”包揽,高鑫、郭京飞、李乃文、刘奕君、刘琳、萨日娜、田海蓉等,都是国产剧配角主力,是卧虎藏龙的配角群体中的冰山一角。这两年,从《破冰行动》《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大江大河》《正阳门下小女人》《远大前程》《人民的名义》乃至《琅琊榜》《北平无战事》等一大批剧中,“黄金配角”崛起,有了属于自己的光环。
1
国产剧注重用配角抬戏
一部剧如果配角的戏份写得好,演员演技好,它基本就成功了一半。当下,接戏多、角色诠释多样精准的黄金配角有刘奕君、王劲松、倪大红、吴刚、许亚军、刘琳、田海蓉、王千源、李丰田等人。
“黄金配角”存在的意义就是贡献演技,一人千面,绝不塑造重复角色,比如刘奕君就能把性格近似的角色诠释得截然不同,拿捏得精准到位。《琅琊榜》中的谢玉是坦坦荡荡的坏,利欲、恨意、愤怒的复杂情绪中带着几分隐忍,全盘输了还有一丝傲气,刘奕君是放开来演的。
《破冰行动》中王劲松对多面反派林耀东的细腻演绎,让他爆火。这部剧里,王劲松的一举一动都在诠释什么是演技。林耀东与儿子话别,剧本中,父子两人只有淡淡几句对白,王劲松却加了一段为儿子将衣扣一颗颗扣好的动作,让人物更加细腻、鲜活。
另一个人人喊好的配角演员就是倪大红了。这两年他在《都挺好》《林海雪原》《天盛长歌》《正阳门下小女人》《将夜》《远大前程》中演了无数“抢戏”的配角,无论是地下党、土匪、中年都市男还是黑帮,倪大红都能驾驭。尤其是在《都挺好》中,演过座山雕、严嵩的他竟然用各种肢体动作演活了一个事儿精苏大强,窝囊时低眉耷拉眼,大气不敢喘,胆子肥了,眼神放肆,动作松弛,肩膀舒展,简直就是行走的表演教科书。
戏不在多,在精。王千源在《解救吾先生》中吃饺子时的一个眼神,秒杀刘德华、刘烨的明星光环,而李丰田在《无证之罪》中反向吸烟的动作,颠覆了杀手形象。几场戏,刻画了一个有突破的角色。
之所以能把反派演绎得如此深入人心,演员们肯定花了时间和精力。不是每一个演员随随便便就成了好配角,都有职业的热爱。刘琳说她喜欢读书,尤其喜欢读诗歌,诗歌能把她带到敏感的境地,容易入戏。《延禧攻略》中谭卓饰演的高贵妃有一段唱戏的戏份,她经受的是二十多斤头冠加二十多斤戏服的重压、为期半个月的辛苦训练。
2
靠主角衬托
黄金配角的逆袭,也与主角戏份的衬托和主角受限有关。有的剧因为要突出剧作主题和主角价值观,主线往往担负着某种使命,主角自身带有光环。这种光环往往是“高、大、上”的标签化呈现,主角难有戏剧性突破和亦正亦邪的复杂性。若演员对乏味、平淡甚至符号化的主角把握不准、拿捏不透,往往是灾难性的,被配角的精湛演技完虐。
《人民的名义》中陆毅饰演的侯亮平、《北平无战事》中刘烨饰演的方孟敖、《破冰行动》中黄景瑜饰演的李飞、剧版《林海雪原》的少剑波都是这种性质的人物,担任着呈现主题、传递剧作正向能量的任务。但编剧把人物写得越正,演员越不好演,也越容易与配角的精彩戏份割裂,被剧中配角戏份“降维打击”。
另外,随着电视剧创作艺术手法越来越成熟,主线、副线的多重奏逐渐被编剧重视。主角的故事线不再是唯一核心,副线更加饱满、复杂交叉,配角戏份越来越容易出彩,甚至超越主线成为整部剧的内容看点。这类剧有《战长沙》《人民的名义》《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伪装者》《远大前程》等,主角牵引故事走向,配角承担情节起伏,撑起剧作的艺术水准。由于配角在叙事方面的桎梏较少,编剧在配角身上发挥的空间大,也导致以上这些剧的配角频频走红。
3
有血肉,更要有灵魂
配角不再彻底服务于主角后,他们制造冲突、强化主体等功能虽然仍在,但副线故事不再简单粗暴,而是更加圆润、更具有反差、独特性,也更有血肉,有灵魂。
《破冰行动》中的马云波、赵嘉良等配角就铺垫了不少线索,甚至有自己的故事线,把更多戏份从主角手中抢过来。就是因为一众配角很精彩,导致男女主角一出来观众就倍速看剧,甚至要求主角下线的呼声四起。《北平无战事》中祖峰饰演的崔中石,虽然中途下线,但在一众气场强大的老戏骨中,崔中石的温润儒雅,他对男主一片无私的赤诚之心,让角色异常精彩。
不只是国产剧,韩剧、英剧等都注重配角戏份的挖掘,以让剧作内涵更丰富,更大气磅礴。大家都喜欢的韩剧《请回答1988》就是一部把所有配角都写活了的剧。甚至因剧中边缘化的人物金正锋、刘东龙等各自的故事太精彩,而成为剧作的灵魂担当。晚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