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本地街区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9年7月4日 星期

赵建国:奋斗创造幸福生活


□文/图 本报记者 陶小敏

出生于1955年的赵建国家住市区五一路社区,回顾自己的成长、工作、生活经历,赵建国表示,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休戚相关,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从门外汉到销售行家

赵建国出生于郾城区龙城镇农村,家中兄弟名字里都带一个“建”字。建设、建林、建海、建中、建平,这些名字串联起家族的亲情和美好期盼。高中毕业的赵建国1986年到漯河冶矿厂上班,由于勤学上进能吃苦,他很快从一名销售员做到了销售科长,又逐渐做到了销售副厂长的位置。

2000年,冶矿厂改制为鞋业公司,赵建国担任销售经理,主抓销售工作。“当时就我知道的,市区就有大大小小的鞋厂100多家。”赵建国回忆说,当时军工鞋市场热销,不少鞋业公司都生产。他所在的公司除了将眼光对准国内,还瞄向了国外,大力开辟新市场。

“来料加工为主,鞋子做好后出口到中东、阿拉伯,就是当时工人们穿的劳保鞋。”赵建国说,他在做销售的时间里,不仅去过国内各大小城市,还去过尼泊尔和俄罗斯,“去尼泊尔是送货,顺便了解市场需求和行情,去俄罗斯是购置羊毛羊皮等原材料。”

赵建国回忆说,2004年,由于生产的鞋子款式落后,南方生产的新式鞋大量涌入市场,厂子效益逐渐下滑。当年厂里又不幸失火,随后就一直处于停产状态。直到2013年他退休,厂子也没再复工。

“我从农村到城市,从一个门外汉成为一名销售行家,我为公司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也实现了个人的人生价值,我对我的青春无悔!”赵建国如此说。

退休后积极参加公益

退休后,赵建国并没有闲着,2014年他和妻子在中华市场附近租下一间店面,做箱包批发生意。尽管从未接触过箱包行业,但有着销售经验的赵建国很快上手,他的箱包批发生意逐渐红火起来。

“如今生活越来越好,我给女儿和儿子都买了车,儿子也结完婚了,现在雇的有人帮忙打理生意,我自己现在做做社区志愿者,跑着玩玩。”赵建国笑着说,退休后他就把党组织关系转到了五一路社居委,社区只要有志愿活动,他都会积极参加。

说起现在的生活,赵建国很满意。他告诉记者,他已经有了一个两岁的小孙女,儿子儿媳工作稳定也孝顺。女儿目前还在读大学,他和老伴儿的身体也都很好,一家人过得和和美美,其乐融融。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国家不停在发展,个人也要赶上趟。”赵建国表示,回顾个人发展,他强烈感受到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紧密相关,正是国家的各项好政策,才让他做生意挣了钱,全家生活越来越好。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