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中易烊千玺扮演的李必造型,那顶小小的芙蓉冠和簪子竖式插法还原了历史真面目。在以往的影视作品中,凡是道士冠巾造型,要么绑成毫无道理的丸子头式,如《仙剑奇侠传》;要么横插簪,如《道士下山》;连《西游记》里太上老君等神仙的头冠戴法都是错误的。
1
道教服饰反映服饰流变
道士的服饰流变,可以说就是一部中国服饰史。比如,我们现在看到的道士,主要分为两派,一派为全真,一派为正一。如果你看到戴混元巾的蓄发道长,多是全真派;如果戴庄子巾不蓄发,则为正一派。全真派是金元时期才创建兴盛的流派,如果唐代的电视剧里出现了全真派造型,那只能说明丘处机穿越了。
易烊千玺所扮演的李必,原型为横跨唐玄宗、肃宗、代宗数朝的传奇人物李泌。当时唐代的主流道教为上清派一系,代表人物为从武则天到玄宗都颇为尊敬的司马承祯和目送金仙、玉真二位公主入道的张万福。张万福写了一篇叫《三洞法服科戒文》的文章,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唐代道士大约分为七个等级,装扮秉承了古代上衣下裳的制度,大致分为:上褐、下裙、外罩帔(类似氅衣)。等级的分类主要靠的是颜色,比如到了第六等级以上,可以穿唐代高官专用色紫色(紫纱)。据说,李泌的母亲怀孕时,有术士来说,这小孩生下来后不要随便给他穿紫色衣服,因为他之后将为帝王师,自己会获得紫衣——后来,唐肃宗果然给李泌赐紫衣。《长安十二时辰》里的李必尚在玄宗朝,属于少年时期,穿青色符合人物身份。
2
芙蓉冠和莲花冠不是一回事
道冠是道士区别于其他人群最明显的表征之一,也是道士法衣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簪子束发,主要分横式和竖式,横式即卯酉簪,竖式即子午簪。
至少在元之前,道士的道冠还是以子午簪式为主——也就是我们看到的从后往前簪的方式,谓之子午朝向簪法。到了明清之后,才开始有卯酉朝向簪法,且为从左往右簪(因左为生,右为死)。
《长安十二时辰》中李必佩戴的道冠分为两种,一为芙蓉冠,一为莲花冠。百度百科将芙蓉冠和莲花冠合为同一冠,这有待商榷,因为根据《道藏》记载,芙蓉冠和莲花冠是两种不同的冠。
南北朝道书《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称,芙蓉冠是洞玄法师所戴,而陶弘景所撰《真诰》中,芙蓉冠出现多次,如“又有一人,年甚少,整顿非常,建芙蓉冠,著朱衣,以白珠缀衣缝,带剑”。
莲花冠亦作莲华冠,《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认为唐代时即有其制,引用的史料是米芾的《画史》:“蔡絪子俊家收《老子度关山》……老子乃作端正塑像,戴翠色莲华冠,手持碧玉如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收藏的唐代麟德二年的道教造像石,天尊头顶便是典型的莲花冠,这时的莲花冠还没有任何饰物,只是状如莲花。这种发饰在五代时开始平民化,蜀后主王衍曾经让自己的姬妾戴莲花冠,明代唐寅曾作《宫妓图》,其中便有这种装饰较少的莲花冠。宋代之后,莲花冠开始发生变化,《永乐宫壁画》和《三才定位图》中开始出现复杂版本的如意莲花冠。晚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