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上一次问鼎该赛事还要追溯到16年前,这场国际排联力推的商业赛事彼时还叫“世界女排大奖赛”。然而,从公布总决赛参赛阵容的那一刻起,许多球迷们就失望了——中国女排几乎雪藏了全部主力,只留下龚翔宇一人;郎平缺阵,改由安家杰临场指挥。分站赛尽遣主力,总决赛反而只派出二队,这颇为吊诡的做法自然不为部分球迷所接受,就连美国队主教练基拉里都在不解地询问“郎平去了哪里”。
随着小组赛首轮负于土耳其队,对中国女排的质疑与批评之声甚嚣尘上,直到在铜牌争夺战成功“复仇”土耳其队后,关于这支“中国二队”的风评彻底扭转。
一直以来,郎平与中国女排的身上背负了太多竞技体育层面之外的压力。人们热心关注着这支有着辉煌历史、如今依然具备世界最强者实力的队伍,也时常会忽略中国女排作为一支竞技体育队伍的本质——与任何球队一样,中国女排需要调整与考察,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去赢下每一场比赛,尤其是世界女排联赛这样的商业性赛事。
在此前的一系列分站赛中,除全程未遣主力的塞尔维亚及俄罗斯队外,郎平带着中国女排的主力们已与最强阵容出战的美国、土耳其、意大利、巴西、日本等主要对手悉数打了照面。在朱婷、袁心玥等绝对主力已无需考察,奥运资格赛又近在眼前的情况下,在商业赛事中派遣替补阵容出战是体育界的寻常做法。
中国女排如今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来年的东京奥运会服务,而最亟待解决的问题正是阵容选拔。在大部分位置都已确定人选的情况下,中国女排的内部竞争已到了空前白热化的阶段:郑益昕、杨涵玉与王媛媛中仅有一人有望作为第四副攻入选,目前看来郑益昕虽身高并不占优,表现却最为全面;在丁霞的主力位置不可撼动的情况下,姚迪凭借过去几场的表现几乎锁定了另一个二传名额;受困于伤病,林莉近两年状态平平,但本届赛事的回暖表现,又一次让人看到了里约奥运会上的那个最佳自由人。在与顶级强队的实战中,每个人的优势与劣势都被放大,这样才更有利于教练组做出理性选择,而这或许就是中国以二线阵容出战世界女排联赛总决赛的意义所在。晚综